“認真的。這才是這本書最精華的部分所在,開頭的情色與甜文部分隻是個幌子,真正能給予觀眾回味與反思的是出場人物在出軌之後對人類本性與欲望的揭露,最後的柴刀同時也是對病態戀愛的警示。”
深呼吸過後,我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雖然我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原作者,但就我對於這部作品的了解和熱愛,我相信這才是這部動畫最為精髓的部分。
“既然作者本人已經確認了之後的展開,那我們會依照你所繪製的劇情作為動畫走向。之前所做的那些戀愛甜文方向的宣傳現在再回收也已經沒有意義,所以我打算繼續按照原本的宣傳繼續下去,接下來的展開就當做是這部動畫隱藏的‘驚喜’。”
關於這種誤導向的宣傳方式,看得出來十七歲自己的底氣也不是很足。
監督和編劇對我寫出的後期劇情似乎有很大的意見,從頭到尾都是一副世界末日的表情,但就算再怎麼不滿意,最後的決定權都掌握在十七歲的手中。
所以十七歲能夠支持我的決定,也必須要頂著來自各方麵巨大的壓力。
“不過從一開始就對外隱瞞劇情將會逐步深入的諷刺後續,一個勁地宣傳作品裹著戀愛糖衣的單一麵......這樣的宣傳模式算不算消費欺詐?”
預計十二話的劇本已經播出了快一半,而後續的劇本我已經寫到了第八話左右的位置,對於劇情後續的構成我是再清楚不過的,所以非常擔心這樣“欺騙式”的做法會不會引起公憤。
如果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給出具有教育意義的結局頂多隻是讓人覺得感慨,但如果一直將所有輿論往HE的方向引導,最後會不會引發不滿?
我將這部作品本該出現的時間提前了好幾年,意味著經典的劇情將要經過不同社會環境的洗禮。
提前的這幾年時間裏,日本會經曆不少的變故,動畫產業也會突飛猛進,所以我也不知道這樣提前的做法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會社對外的所有消息可從來都沒有直接點明說是‘happy end’的後續或是結局,兩位角色永遠在一起的‘永遠’是觀眾自己擅自曲解成美好的方向,如果被後續的發展給震撼那也是他們太過主觀而導致的結果。”
十七歲嘴角那邪魅的微笑讓人瞬間背脊一涼,成熟的絲襪讓人立刻聯想到了黑絲學姐這類的王道女角色。
遠超過高中生的閱曆讓十七歲的氣質顯得更加高冷,要是真的有這樣恐怖的高中生做自己的同學,我恐怕早就已經主動申請退學了吧?
見到十七歲非常商人的一麵之後,本能開始不斷提醒自己,跟這種類型的女性最好不要產生矛盾,否則吃虧的一定會是自己。
“為了賺足一次的噱頭......得罪消費者會不會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