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這出戲,被無數後來人演繹,改動版本最多的就是“送旗”一折。
有手舉著國旗遊過蘇州河的版本,日本人的槍彈在小女子身邊的水麵“嗖、嗖”怪叫。
有把國旗裹在身上的畫麵,槍林彈雨之下,男人把女人用繩子提進倉庫!
還有最簡單的是一路連蹦帶跳踩著鼓點飄過水麵的(筆者版)。
曹聚仁事後這樣寫到:
她到了後方,把故事編造得十分離奇,顯得她是怎麼不怕死……她看見我就十分難為情。我說:“這本來是演戲,讓大家看了興奮就是了!
“白雪公主和八百小矮人”的故事我會同意你的編造的;不過前言要對後語,編造要有譜,不要自己鬧笑話就行!”
中國人的戲文裏多是《牆頭記》,實際現實中卻多是打洞的勾當多些。這一次也不例外。
阿曹接著回憶:
四行倉庫連接金城銀行倉庫,再過一間住宅通到北西藏路一家商店後壁。我們就打開那後壁進入倉庫去。謝團長就是這麼進入倉庫的……所以,那位被許為英勇的女童軍楊惠敏,也就是這麼從那後壁巨穴送旗人營成為全國人心寄托的。
好戲共演了4天。日本人向公共租界當局施加壓力,揚言要進入租界,西洋鬼子屈服了,國民黨也軟了。
10月30日夜,在英國軍隊的協助掩護下,“八百猛男”隍惶撤退進入公共租界,旋即被送進集中營看管,每日依舊升旗操練。
國民黨政府西遷後,在淪陷區內的國民黨特務組織“上海統一委員會”的指使下,謝晉元繼續為“抗日”粉飾門麵,隻是心境卻變了許多,每每有和英雄形象不符之事發生。而國民政府為了保住這麵旗不倒,也越發對其姑息縱容,致使其個人生活日趨腐化墮落,對手下的昔日“壯士”動輒打罵,終至引起兵變被害。這是1941年4月24日清晨的事情,英年37歲。
女英雄阿楊則繼續著她的傳奇人生之旅。可能是嫌上一次戲演得實在不夠刺激,在重慶,她竟然加入了大特務戴笠領導的軍統局,被派往淪陷後的香港營救國府知名人士。由於押運女明星胡蝶的貴重物品遺失而被關押入監,吃了幾年牢獄之苦。大陸解放時隨國民黨政府赴台,在台北市謀了一個體育教師的職業,相夫教子,晚年重病成植物人。
阿曹則於1949年以後定居香港,為兩岸聯係積極奔走,屢受毛澤東接見。文化上最大的貢獻是替周作人於50年代在香港出版回憶錄,1972年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