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敏
【提要】《姚燧集》的整理校注和出版,為學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文集版本和文獻依據。元代所固有的曆史特質和時代魅力,使元代詩文研究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留有廣闊的開掘餘地,可以說這是一個有研究價值而又缺乏研究的領域。《姚燧集》的出版,將會極大地促進元代詩文研究,從而進一步促進元代文學整體的、綜合的研究。
【關鍵詞】出版;元代詩文研究;影響
2011年3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查洪德校注的《姚燧集》。這是查洪德先生繼《近思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之後的又一部古籍整理校注的力作,也是元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又一部精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元代詩文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姚燧作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家,必然會進入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視野。《姚燧集》的整理校注和出版,作為元代詩文文獻整理的重要成果,為人們了解和研究姚燧及其文章,了解元代詩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文集版本和文獻依據,將會對元代文學研究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而,《姚燧集》出版的價值和意義及其對元代文學研究的影響就非常值得討論了。
一、《姚燧集》的主要內容和出版價值
姚燧(1238—1313),字端甫,號牧庵,洛陽(今屬河南)人。師從元初大儒許衡。曆官奉議大夫,兼提舉陝西、四川、中興等路學校,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大司農丞、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翰林學士承旨等。姚燧在元代被推尊得極高,元末吳善在《牧庵集序》雲:“我朝國初,最號多賢,而文章眾稱一代之宗工者,惟牧庵姚公一人耳。”
姚燧原有文集《牧庵集》五十卷,明中後期散佚,清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中輯出,重編為三十六卷。《姚燧集》可見現傳世之本,除三十六卷四庫輯本(又編入《武英殿聚珍板書》,《四部叢刊》據以影印,又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外,隻有明人編《中州名賢文表》所錄八卷本。但四庫輯本錯誤實在太多,存在嚴重的作品漏輯、誤輯和文字脫、衍、錯等問題,影響了《姚燧集》的閱讀和流傳。查洪德先生以十年之功,耗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詳加校理,廣搜各種文獻,尋找其中收錄或引用的姚燧文章,經過深入考證辨偽,誠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說:“廣泛搜集參校材料,搜求到載有姚燧文章的各類圖書竟達五十多種,最終校勘用書達到一百多種,使用這些文獻校勘,糾正了原本大量錯誤,一篇文章校勘記有多至五十多條者。經過努力,在相當程度上恢複了姚燧文章的本來麵目。”進行了認真的甄別和考訂,剔除了四庫輯本與《全元文》誤收的姚燧詩文,並整理輯得姚燧逸文4篇、逸詩6首,編為《姚燧集》。
《姚燧集》包括前言、《牧庵集》、《牧庵集集外》、《牧庵集輯佚》、《牧庵集誤收他人之作》、附錄等六部分。附錄文獻部分包括有關姚燧年譜、傳記資料10則、序跋題識及諸家評18則,往來贈答唱和祭吊10則,還有一些相關雜錄,資料非常翔實。這些文獻,涉及元代政治、史地、方誌、筆記、典章、宗教等方麵,使全書有了堅實可靠的史料文獻基礎。《姚燧集》的整理,用力之勤,校勘之精審,文獻搜羅之全麵,在近些年古籍整理著作中是少見的,不僅體現了篤實的學風,嚴謹的治學態度,也樹立了良好的治學風範。在該書整理本出版之前,人們閱讀和研究姚燧文章,主要依據四庫輯本和《全元文》輯錄姚燧逸文若幹篇,但“四庫輯本輯校不精,未能真正反映姚燧詩文成就這一因素”,《全元文》也有誤輯,以及輯錄所據版本選擇不當、校勘不精等問題。這樣,對認識姚燧、閱讀和研究姚燧詩文造成了一定障礙,進而也就影響了人們對元代文章的評價。
到目前為止,元代文學研究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研究空白比較多,諸如元代一些重要作家和具有一定代表性作家的個案研究,他們的文集尚無人問津,出現這個空白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足夠的文獻資料。查洪德先生整理校注的《姚燧集》對我們元代文學研究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為學術界提供了一部難得的優秀成果。
二、元代詩文研究再審視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元代各體文學都受到關注,詩、文、詞、散曲、小說、文論、曲論、辭賦等的研究,都有相當數量的論文發表,人們的視線轉到一向被忽視的元代詩文等傳統文學樣式研究,元代詩文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
鄧紹基先生在《期待金元詩文研究的繁榮》中提到:“一個學術領域的成熟和興旺發達,應至少有如下三個標誌:首先,此領域內文獻資料的積累和整理應具有基本的規模;其次,學術論文及論著不斷出現,而且出現被學界公認的優秀著作甚至權威著作;再次,出現一批專攻或兼攻此一研究領域的學者,其中還應出現一些被學界公認的優秀學者。”按照鄧先生的說法,以目前元代詩文研究的現狀來看,元代詩文等傳統文學樣式研究的繁榮條件已經基本形成了。
第一,從元代詩文文獻整理的情況來看,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規模而且成績顯著。
2004年12月,由北京師範大學古籍所李修生先生主編的《全元文》的編輯出版完成正文60冊。《全元文》共成書1880卷,收錄作者3140餘人,文章33400餘篇,約2800餘萬字,作為元代文獻整理的重要成果,具有巨大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彌補、充實了元代學術領域。清人編的《元詩選》初二三集、《元詩選癸集》、《元詩選補遺》陸續由中華書局整理出版。大量含有元人文集的總集或叢刊陸續出版,如《元文類》、《元人十種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等元人文集影印出版。2001年楊鐮先生主編的60萬字《元代僧詩全集》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13年6月,又主編的《全元詩》由中華書局出版,收入近5000位元代詩人流傳至今的約14萬首詩篇,2000多萬字,是元代文學研究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