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長工和老板的女兒(1 / 3)

王俊秀雖然穿的是打滿補丁的衣服,但她的那種處事不驚的安詳神態總是給蓮子很大的安慰,她那種病態的美,那種文靜的性格,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隻要看到媽媽在家,蓮子就覺得心裏什麼都不怕。

王俊秀的娘家在離荷花隊約三十裏遠的雙江河邊,雙江河把龍華山脈圍起來而形成的這塊盆地分成了兩半,王俊秀的娘家住在河東,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荷花隊所在的地方在雙江河西,靠近大山,貧窮偏僻。俊秀的娘家土改前,原來是開染布房的,還在離家不遠的金平鎮開了一家縫紉鋪麵,有幾十畝地。她父親在方園幾十裏是數一數二的人物,王俊秀14歲時,嫁給了在她家做長工的陳冬生。這在當地很長時間一直是人們議論的話題。

陳冬生個頭不高,但很結實,有著一張輪廓分明的臉。已年過50了,在王淑俊麵前覺像一個老是長不大的孩子,隻要回家沒有看到妻子就到處尋找,他對王淑俊有著對慈母般的依戀。外麵的農活菜地他不要王淑俊動手,家裏什麼事都離不開妻子。在當地人看來,他們夫妻是典型的男耕女織。陳冬生脾氣很暴躁,窮人家裏往往容易發窮氣,到了陳冬生發脾氣時,王淑俊就一聲不響地呆在房間做著她的針線活。看著妻子安詳的樣子,陳冬生也就很容易的熄滅了火藥味。從認識到現在,妻子一直是他心中的菩薩。

陳冬生的父親有兩個老婆,家裏有十幾畝地,有一棟瓦屋,在當地還算是過得去的人家。他母親生下他哥倆個後,得了女病,父親就又取了一房親,二娘比他父親小20歲,雖然不是花容月貌,但那豐滿的身材和鉤子一樣的眼神把父親整得五體投地。自從有了二娘,他兄弟倆的生活就從天堂墜到了地獄。

家裏種的十幾畝地,二娘不同意請零工。

她對著父親說:冬伢子都這麼大了,每天吃閑飯不行,不去做田地的活就不給飯吃。

她說到做到。好幾次因為天氣不好冬生沒有下地,她就讓他一天隻吃一餐。

他母親是在一天早晨大放血後暈過去,就再也沒有醒過來。那時他12歲。

母親死後,二娘更加不把冬生兄弟放在眼裏,冬天還逼著兄弟倆光著腳去挑糞下地。

一天早晨,二娘突然大吵大鬧,說自己娘家陪嫁的銀手鐲不見了,一定是冬生偷了,他父親聽說,就把冬生叫到堂屋逼問。冬生矢口否認,被父親打了一頓。冬生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過那個給他帶來痛苦的家。

他翻過了幾座山,去投奔他的姑姑。姑姑一見他,眼睛就紅了,眼淚在眼眶裏隻打轉,姑姑在婆家也做不了主,叫他回去。他就一個人開始在外流浪。當他來到三叉神時,一位管理祠堂的大爺見孩子可憐就留下了他,要他住在這裏幫他守祠堂,並介紹他到幾戶有錢人家去幹點零活。就這樣,陳冬生白天給人家幹活,晚上就住在祠堂裏,在這裏落下了腳。

陳冬生由於在家時什麼活都幹,到了人家裏也就能吃苦,看牛割草種菜養豬還有田裏的農活,小小年紀,成了幹活的好把式,周圍請他做事的人也很多。不知不覺的成了荷家村的人,後來成了荷花村王家大屋的長工。他在王家大屋做了兩年,由一個小男孩長成了一個半大小夥子。不過由於做的重活多了,也影響了長個。他的父親後來也來找過他一次,叫他回去,但是他堅決地拒絕了。年過半百的老父親隻好一個人回去了。

王家大屋當家人王桂堂60大壽這天,來了很多的客人。陳冬生默默地忙裏忙外,倒酒待客,一刻也沒有歇息。午餐後陳冬生還在洗碗,王桂堂把他拉到一邊問他。

“冬伢子,金平鎮有個王老板想要你給他去幫幾天忙,你去還是不去?”

這個王老板是王桂堂的一個遠房親戚。有很大一份家產,想要找一個做雜活的長工。但要先試做幾天才能定下來。

陳冬生覺得到哪都是做事,說:好吧。

當天就隨這王老板來到了金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