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家(1 / 2)

在連雲山脈中段,有一座海拔1500米的山峰,那裏蒼鬆翠柏,可俯視長沙、平江和瀏陽三縣。地勢險要,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於戰亂及交通不便,直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山村的男人在家裏都還不穿褲子,隻圍著圍裙,因為每家一般隻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女人在夏天都是裸露著上身,兩個乳房毫無顧慮地掛在外麵。

這是一個貧瘠的山村。如今這裏麵臨著一場更大的饑荒。

這天,蓮子牽著媽媽的手,跟在父親的後麵,走在一條山堪邊的小道上。秋雨今天也沒上學,扛了一床竹墊,走在最後。

初秋的陽光,照在人的身上,火辣辣的。正值秋老虎時節,還熱得令人難受。

蓮子一邊走一邊吵:媽媽,我口幹,要喝水嘛!

媽媽哄她說:蓮兒,快到家了,回家媽給你燒。

蓮子今年六歲,是陳冬生和王俊秀最小的孩子。

王俊秀在45歲上生了她,因沒有奶水喂養,蓮子從小營養不良,頭發黃黃的,臉上沒有血色,兩隻大眼睛把個小臉占住了一大半。

“媽,我們家在哪裏啊?”

“快到了。前麵就是”媽用手指著前麵不遠一處竹林說。

蓮子不吵了。鬆開媽媽的手,一個人在後麵慢騰騰的邊走邊摘路邊的野菊花。

她模糊記得,家不是從這裏走的。她的家是很大的一個院落,有很多人在一起吃飯,有一次,哥哥秋雨來到幼兒園門口,剛探出半個頭就被蓮子看見了,哥哥轉身就跑,蓮子哭喊著追了出來。不知追了多遠,直追到了一處房屋前麵,哥哥停下來,帶著她進了這片房屋中一間又黑又小的房子,隻見媽媽正在做針線活,她一頭撲到媽媽的懷裏,不管媽媽說什麼,她也不肯去幼兒園了,直到第二天,二姐給了她一個很大的烤紅薯,抱著她,把她送回幼兒園。她對那個家隻有模糊的記憶,隻記得是很多人在一起吃飯。

可是,前麵的山塘,眼前的房屋,還有這彎曲的小道都是陌生的,不像是上次回家的路上。

陳冬生用籮筐挑著一擔破舊家用物品,不時用手拭擦額頭的汗。陰沉著臉,埋頭走路。前麵還有很多人,蓮子在幼兒園的小夥伴誌強就走的她們一家的前麵,大玲、小玲、玉芬跟在她們的爺爺後麵,走在另外一條小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和家裏人一起走了。一家家,拖兒帶女,肩挑手扛,都拿著些過日子用的東西,遠看就像一群群逃荒要飯的。人們臉上沒有笑容,顯得憂心忡忡。

伴著山塘邊的小道,來到一棟看似祠堂的房屋前,陳冬生放下了肩上的擔子。

王俊秀告訴蓮子,到家了,這就是他們的家。

房屋看起來像座廟,她和媽媽去拜過菩薩,那房屋就與這裏差不多,隻是這裏沒有菩薩。她害怕那些麵目凶神惡煞的菩薩。

這幾間破舊的房屋,地名叫三叉神,本是一個陳家祠堂,陳姓在這裏是大姓,陳冬生一個人住進來時還是一個孩子,幾年後,陳冬生外出打長工,與王俊秀結婚後又回到了三叉神。土改時三叉神分給了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