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守女孩寄人籬下:卑鄙的強暴竟是送你“回家”(1 / 3)

留守女孩寄人籬下:卑鄙的強暴竟是送你“回家”

作者:望星空

13歲的留守女孩劉佳音寄居在舅舅家。盡管衣食無憂,但正處在青春敏感期的她有一種寄人籬下的傷感。在又一次與舅舅舅媽發生爭執後,女孩憤然出走,不惜到酒吧當陪酒女郎維持生計。一次酒後,當女孩受到同伴脅迫要求與其發生性關係時,她拚死護住了自己的貞操。然而當同伴說了一句謊話後,無助的女孩竟然做出了讓人匪夷所思的選擇,寧願被強暴也不回家。同伴亮出了一張什麼王牌?

父母外出打工 留守女孩初嚐寄人籬下酸楚

2010年2月底,春節過後,河南許昌七裏店鄉13歲初一女生劉佳音覺得自己像斷了線的風箏。父親劉勝拓為了改善家裏環境,決定帶著妻子王玉花去廣東打工,讓他暫時住到舅舅王勝啟家。

劉佳音雖然哭泣著百般不願意,但懂事的她已經懂得品味大人的艱辛,最終收起眼淚搬到了舅舅家。

34歲的王勝啟和妻子方麗華有雙兒女,女兒王佳暢14歲,上初中二年級,兒子王佳宗8歲,小學二年級。幾年前,夫妻倆在鄉裏的繁華地段開了一家旅館,生意紅火,還蓋起了兩層小樓房。

劉佳音到舅舅家後,跟王佳暢住在一個房間。可在舅舅家生活,畢竟不如自己家隨心所欲,雖不至於幹什麼都要小心翼翼,但那種不自在的感覺無處不在,讓初離父母寵愛的劉佳音難以適應。舅舅舅媽雖然不會說她什麼,但眼睛裏也絕對沒有望著自家孩子時的愛與欣賞。

十幾天後,王玉花接到了女兒的訴苦電話:“媽媽,我住在舅舅家不方便,我想跟你們在一起!”王玉花勸慰女兒:“我和你爸爸剛安頓下來,等聯係好了學校就接你過來一起住。”

生活就是一首鍋碗瓢盆交響曲。家長裏短的事,往往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常常讓正處在青春敏感期的劉佳音倍感失落。一次,劉佳音無意看到舅媽把兩隻雞腿放進女兒、兒子的飯盒,舅媽頗為不悅地對丈夫說:“佳音難道要在我們家住上三五年,害我給孩子弄點好吃的也得偷偷摸摸,我們一家人過得好好的,突然一個外人插進來,擾亂了生活!”王勝啟連忙打斷了妻子的話:“佳音是我的侄女,你不要再嘀咕這些閑碎話!”劉佳音的淚水當即湧了出來,有了一種寄人籬下的心酸。

隔膜與疏離讓劉佳音變得更謹小慎微,吃飯時不願多說話,也不好意思多盛飯菜;在臥室看書學習得遷就王佳暢;更讓她苦惱的是,她覺得自己得了幻聽,總聽到舅媽在小聲談論她……

遭受誤解 花季女孩憤而離家出走

家庭溫暖的缺失,同學的友情便成了劉佳音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桌李想便是她的好朋友之一。

李想的家庭條件較好,是班上少數幾個有手機的同學之一。可他的學習成績卻不“理想”。劉佳音免不了在學習上對李想給予幫助指導,而對既漂亮又學習成績優異的劉佳音,李想是帶著幾分崇拜的。因此,每當看到劉佳音不高興,他總是想方設法逗她開心。而當劉佳音在舅舅家受到委屈時,總是向李想訴說自己的苦惱。李想成了她生活中的一縷陽光。

2010年6月17號,王勝啟和妻子為旅店經營的事慪氣,吃晚飯時,舅媽拉著臉一聲不吭。劉佳音想緩和氣氛,找舅媽說話,方麗華也不理。劉佳音不明就理,敏感的她以為舅媽又對自己有哪點不滿,匆匆吃了飯早早躲進房間。

夜晚,劉佳音躺在床上,想想過去自己多麼受父母寵愛,多麼幸福,可如今卻成了別人眼中多餘的人,巨大的落差讓佳音不由淚流滿麵。此時,她多想回到父母身邊,承歡父母膝下享受父母無盡的寵愛,可父母遠在天邊,誰又會體會自己的悲哀與無助?她突然想到李想,他有電話,此刻就可以找他說說話,訴說一下內心的苦惱。想到這裏,她小心翼翼翻身下床,來到客廳。還好,舅舅的手機放在客廳,她偷偷拿了手機,回到自己的房間,撥通了李想的電話。

“李想,你睡了嗎?”電話中,劉佳音的話語帶著哽咽。“佳音?怎麼了,出什麼事了嗎?”李想的關心,讓劉佳音感到一陣暖流。“舅媽不知又犯啥病了,今天拉著臉誰也不理,也不知道我又哪點惹著她了,說實話,這個家我是一天也不想呆了。”劉佳音把心中不快一股腦地向李想托出。“管她那麼多呢,你想開點,別自己不高興。”李想勸道。孩子的心畢竟是活絡的,從開始劉佳音訴苦李想勸慰,到不知不覺講到上學趣事,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聊性越來越濃,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直到劉佳音看到手機上發來短信提示沒有了話費,才掛了電話。

第二天上學,劉佳音一整天都坐立不安,舅舅的話費用完了,他會不會懷疑是自己偷打了電話,要是舅舅問起來,就說是打電話問同學作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