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最佳農民”:像“爸爸”那樣拴牢小嬌妻
作者:妞妞恬
褚栓忠曾在《喜耕田的故事》、《傻春》、《大女當嫁》等多部央視熱播劇中,飾演過憨厚耿直的“農民老大哥”形象,被譽為影視圈“最佳農民”。這個從太行山下走上熒幕的、地道的農民的兒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副地道的農民做派。褚栓忠的妻子譚赫也是一名演員,她比他小11歲,酷愛追求時尚、新潮,在她的眼裏,褚栓忠做事老派,簡直和自己的爸爸無異。
那麼,這對經曆、性格迥然的演員夫妻能和睦相處嗎?2012年4月,北京,褚栓忠的妻子譚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妙趣橫生的圍城故事……
凍梨、烤紅薯:“老大哥”的求愛熱力難擋
12年前,19歲的譚赫還是吉林藝術學院表演係大二學生,她被係裏排演的一部名為《俺爹我爸》的話劇深深觸動了。這部話劇的編劇叫褚栓忠,是他根據自己的經曆寫成的,曾獲過“亞洲戲劇節金獎”。
2003年冬天,剛剛大學畢業的譚赫參演了電視劇《遠東特遣隊》。而當她趕到位於河北臥牛山劇組時,卻發現劇組還有一個“小蘭”。譚赫出生在長春,脾氣直爽,她當著劇組所有人的麵質問副導演,憑什麼找兩個“小蘭”?這一幕,被飾演主角的褚栓忠看到了。“這個女孩很特別!”這是譚赫留給褚栓忠的第一印象,他開始留意起了她。有一次,他無意中經過化妝間時,看到譚赫正在對著鏡子編辮子,他的心再次砰然一動:“這個女孩好漂亮啊!”
可他不敢表白,這個從太行山下走出來的男人,骨子裏有著農民的羞澀和膽怯。一個多月後,《遠東特遣隊》去哈爾濱取景,在火車上,一天中午,他雙手捧著幾個熱氣騰騰的烤地瓜,走到正在看書的譚赫麵前:“你吃烤紅薯嗎?”譚赫有些意外,臉紅著連聲道謝:“謝謝,我不餓。”褚栓忠臉紅了。劇組另一個小女孩是褚栓忠的老鄉,這個女孩老跟譚赫在一起,褚栓忠便有了“近水樓台”的機會。正是東北最冷的季節,劇組所在的位置非常偏僻,離最近的超市都要坐大半天車才能抵達。褚栓忠隻要有空就坐車去小鎮的超市,給他的小老鄉買很多的零食,和她同住一屋的譚赫天天都有零食蹭吃。聽說譚赫最愛吃凍梨,褚栓忠如獲至寶,每隔兩天就送來一大筐。
譚赫是個聰明姑娘,一來二去,她洞悉了褚栓忠的心思。從別人和他自己口中,她了解了他的故事。褚栓忠1970年出生在石家莊元氏縣一個偏僻農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褚栓忠從小喜歡唱歌,高中時,為了能湊夠學費學唱歌,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用一輛三輪板車倒賣蔬菜,一直堅持了3年。1991年,他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家裏人隻給了他800元錢,從那以後他再也沒跟家裏人要過一分錢。根據這個經曆,他創造出了《俺爹我爸》那部經典話劇。這個男人吃的苦,對譚赫來說,無法想象。譚赫的父母在長春經營著一家大型公司,家境優越,她由衷地說:“你吃的苦,我爸爸都沒吃過。”褚栓忠嘿嘿一笑:“譚赫小朋友,我比你大11歲,基本可以冒充你的父輩。”
拍攝即將殺青時,褚栓忠給譚赫發了條“老土”信息:“譚赫小朋友,要分開了,挺舍不得你。我很喜歡你,如果你願意跟我做朋友,我會很高興。”天剛好在下大雪,譚赫從房間跑到了室外,像約好了似的,褚栓忠居然等候在那裏。放眼望去,漫天風雪,腳底下的皚皚白雪結成了冰,儼然一片鏡子一樣的舞台。譚赫紅著臉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他要請自己跳舞?譚赫把手伸了出去。一曲即興的冰上之舞,讓她喜歡上了這個和自己迥然的男人……
譚赫是家中的獨生女,自小就受到萬般寵愛。跟褚栓忠確定關係後,馬上打電話征詢媽媽的意見。“不可以!”在商場叱吒風雲的媽媽當機立斷:年齡差距太大,門不當戶不對,她不希望女兒找個演員做男朋友。
譚赫十分孝順,很聽媽媽的話,媽媽反對強烈,她一下急了,對褚栓忠說:“那怎麼辦啊!”
褚栓忠不慌不忙:“急什麼!這個月我剛好去長春拍戲,我去見下老人。總不能還沒見麵就判了我的死刑吧?譚赫哭笑不得,隻有聽他的。見麵那天,褚栓忠沒有特意打扮,形象就跟他平時主演的“農民大哥”如出一轍。沒想到,譚赫媽媽見了褚栓忠,印象居然真的不錯,覺得很穩重,而且沒女兒說的那麼老。在飯桌上有人勸酒,他也不推辭,喝著喝著竟然喝高了。譚赫焦急萬分,深怕爸媽會生氣,哪知譚爸爸卻說了句:“這小夥子實誠,不像別的男演員那樣虛榮、油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