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剛吸引洋女婿歸來,用心良苦真情流淌(2 / 3)

7月中旬,彼得任教的學校放暑假了,與妻兒分別近一個月的他,迫不及待地飛赴北京。王剛與女兒開車去首都國際機場接彼得,一路上,他語重心長地叮囑女兒:“婷婷,如果情感受挫,會給自己、孩子和家人帶來刻骨銘心的傷害。隻有你婚姻幸福,爸爸的晚年生活才能圓滿。”

在北京的日日夜夜裏,火熱親情熨貼著王婷婷失落的心,父女深情,親子之愛,剔除了她積聚的心靈垃圾,王婷婷看問題變得理性:是呀,爸爸說得好,一個女人沒有婚姻,不可能擁抱生活的幸福;再說,當初與彼得爭吵,很大一部分責任在自己!王婷婷直視路的前方,語氣裏滿是敬佩:“爸,受您影響,我心理成熟了很多,懂得了怎樣與彼得相處。”

中午時分,當彼得拎著行李箱出現在候機大廳時,王婷婷大呼小叫跑過去,與丈夫緊緊擁抱。夫妻心有靈犀。王婷婷這一舉動,是對彼得的無聲告白:妻子深愛自己,她的火熱主動代表著歉意,代表著深情。晚上,王剛在家裏為女婿接風洗塵,此時彼得已經和王婷婷進行了真誠溝通,他像中國女婿一樣,向嶽父鞠躬承諾:“爸,我看過一幅中國漫畫,說女人是石磨,男人是毛驢。我願做一頭忠實的驢子,圍著婷婷轉一輩子。”鄭豔東、王婷婷忍俊不禁。王剛更是感慨不已。

8月2日,王婷婷從網上看到一則招聘啟事:北京保利藝術品拍賣公司,麵向全球招聘部門經理。王婷婷對這個職位非常感興趣,與彼得商量:“我想去應聘,你同意嗎?”彼得不希望妻子長期在北京發展,但想到王婷婷跨專業應聘成功的幾率不大,便表現出英國的紳士風度:“你有選擇工作的權力,我支持。”

王婷婷在英國留學期間,曾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做過多年義工,加上收藏家父親的耳聞目濡,她對文物、珠寶、古玩有著天生的敏感和興趣。拍賣公司看中了王婷婷的留英背景,及深厚的家學淵源,錄用她擔任珠寶鍾表尚品部經理。當王婷婷激動地將聘用證書擺在丈夫麵前時,彼得的態度頓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我不讚成,你必須和我回英國。”王婷婷據理力爭:“北京比英國的經濟形勢好得多,就業環境也寬鬆,我可不想再回英國!”

小兩口為此出現分歧,將官司打到了王剛那裏。女兒女婿進門時,王剛正教兒子丁丁背唐詩。聽完兩人的爭辯,王剛將老花鏡取下來,雙手擦拭鏡片,嘴裏模棱兩可地說:“這件事你們自己溝通,我不表態。”其實,王剛骨子裏希望女兒一家在北京定居,女兒遠在英國見一麵都很難。女兒能守在跟前,自然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見嶽父不給自己撐腰,彼得感到很委屈。王剛將他拉坐在身邊:“別著急,離你開學還有些日子,你在北京好好轉轉,到時咱再討論去留問題。”

當天下午,王剛交給彼得一張銀行卡:“裏麵有兩萬元錢,你可以自由支配。”此後,王婷婷在公司上班,王剛在電視台錄節目,鄭豔東在家照顧兒子和路路,隻有彼得無所事事。他便去北海、景山等公園溜達,饒有興趣地看一些京劇男票友反串女聲,他探著頭好奇地問對方:“你們明明是大男人,這女聲是怎麼發出來的?”在合抱粗的鬆樹下,一群男男女女在練太極拳,彼得瞪大眼睛一看就是一上午,並好奇地跟著大家比劃起來。王剛找準了彼得的興趣點,笑眯眯地說:“你不是對中國武術感興趣嗎?好好學習太極拳,回來教爸爸。”彼得將此當成大事,每天早換上太極服往公園趕,一招一式學得煞是認真。

20多天過去了,彼得開學的日期一天天迫近。也就在這20多天裏,彼得見證了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繁榮、大氣、包容。偌大的京城散布著大大小小的西餐廳及外資銀行,交通極為便捷,文化古跡隨處可見。走在大街上,熱情的北京市民紛紛向他點頭微笑。帶兒子去醫院看病,病友們主動讓彼得優先掛號……

所聞所見,無不讓彼得震驚感動!在是否回英國的問題上,他越發舉棋不定。王剛看出了女婿的心思,笑嗬嗬地說:“北京有20多萬外籍人士,他們不遠萬裏來這裏定居,難道你還想回去?”彼得撓撓頭皮:“這裏是不錯,可我在這裏能幹什麼?”王剛給女婿吃“定心丸”:“北京就業沒有英國難,這不是問題。”

王剛一位朋友在北京管理一所英語培訓學校,得知王剛有意讓女兒女婿長期在北京發展,主動找上門來,誠邀彼得到學校做外教。王婷婷鼓勵丈夫:“你口語純正流暢,在學校肯定受歡迎。”王剛也給女婿“打氣”:“你在倫敦就是老師,與中國學生溝通起來肯定沒問題。幾年之後,你一定能成為有影響的外教專家。”父女倆一唱一和,將彼得的信心鼓得滿滿的。他爽快地接受了邀請。

釀造女兒蜜糖生活,兒女的幸福讓晚年更圓滿

要想讓彼得真正融入北京,就得消弭他心中的陌生感。王剛在工作中結識了一些外國朋友,從他們那裏了解到,北京活躍著一些喜歡音樂的外籍人士,這觸動了王剛。2010年4月,他通過外事單位,與這些人取得了聯係,並邀請他們來家裏做客。這些客人有的來自英國,有的來自丹麥,還有的來自愛爾蘭,說著同樣的英語。彼得雖然此前從未與他們謀麵,但同為歐洲人,同樣的音樂愛好,讓彼得與他們一見如故。

彼得在英國上大學時,主攻的就是管弦樂,他不僅會薩克斯、單簧管、風琴等多種樂器,還有一副好歌喉。王剛向他們提議:“你們都有音樂專長,何不組建一支樂隊?”彼得和大家拍手叫好。王剛出資為樂隊添置各種樂器,還聯係樂隊進高校義務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