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密特朗:“失敗者”不再失敗(1 / 1)

密特朗兩次競選總統卻連遭失敗,但是他越挫越勇,終於競選成功並最終獲得連任。他在任14年,一直不斷地探索法國所走之路,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他持紅玫瑰向民眾揮手致意的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

勝利屬於密特朗

法國總統任期為7年,自從戴高樂通過修憲案使總統之位不再是雞肋之後,各方政治力量對此趨之若鶩。1981年,德斯坦的總統任期屆滿,總統選舉再度展開。正式參加競選的有10名候選人,有望奪得總統寶座的候選人有4位,分別是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和馬歇,其中又以德斯坦和密特朗兩人的呼聲最高。

密特朗曾於1965年和1974年兩度競選總統,卻分別敗於戴高樂和德斯坦的手下。然而對這位經驗老道的政治家而言,失敗並不能打擊他的信心,反而使他越挫越勇。密特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生於1916年,從巴黎大學畢業後當過記者和律師。1939年二戰爆發後,他應征入伍,戰鬥中受傷被俘,關入德軍集中營。1942年他越獄成功,返回法國參加地下抵抗運動。法國光複後,他曾是臨時政府首屆內閣的成員,後來仕途一帆風順,成為社會黨的領袖人物。

1981年的總統競選,是密特朗第三次參加競選,前兩次的教訓讓他不敢再麻痹大意。德斯坦利用選民中普遍求穩定的心理,宣稱密特朗上台即共產黨參政,會將法國帶向絕境。而密特朗針鋒相對,以“就業、和平與自由”作為競選口號,諷刺德斯坦是帶來高失業率的罪魁禍首。

大選如火如荼地展開,4月26日,第一輪選舉揭曉,沒有一位候選人票數過半。其中得票最多的是德斯坦和密特朗,前者的票數略高於後者。為了贏取最後的勝利,德斯坦力圖爭取以希拉克為首的戴高樂派的支持,然而希拉克早對他心存不滿,因此顯得不是很積極。相比之下,密特朗則聯盟有術,贏得了左翼黨派的全力支持。

5月10日舉行第二輪選舉,密特朗以52.24%的選票,贏得了大選的勝利。5月21日,他正式就任總統,並於上任後的第二天解散了議會。

左右共治

在6月份的議會選舉中,社會黨大獲全勝,獲得超過半數的席位,最終奠定了密特朗執政的牢固基石。

密特朗上台後進行全麵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擴大國有化範圍,實現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改革稅收製度,大幅度增加社會福利,推行擴張型經濟政策。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法國經濟仍然處於衰落之中。麵臨窘境,密特朗政府又緊急調整,轉而推行緊縮的經濟政策,其他政策也發生了相應變化。政策的急劇變化引起了法國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不滿,導致社會動蕩。

1986年3月,國民議會重新選舉。人民對左翼的不滿爆發出來了,右翼力量掌控了議會,成為新多數派。3月20日,議會新多數派的代表人物、巴黎市長希拉克受命組閣。這就使當時的法國出現了左翼政府和右翼議會“左右共治”的政治奇觀。法國政壇暗流洶湧,局勢錯綜複雜。

權謀大師

1988年,7年一度的總統選舉又來臨了。密特朗的處境並不樂觀,他麵對一個強大的對手,即希拉克。然而經驗豐富的他,靈活運用政治手段,連任總統成功。密特朗是個權謀大師,在麵臨政治危機時,他總能夠憑著智慧化險為夷。當上總統沒多久,密特朗便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不過他一直秘而不宣。

1994年,一本披露密特朗曾在二戰期間加入維希政府、並與流放猶太人有牽連的書出版,引起了軒然大波。麵對困境,密特朗決定主動出擊,宣布接受一家電視台政治評論員的采訪。采訪前,當評論員踏入密特朗的休息室,他看到了一位疲憊的老人孤獨地躺在床上……采訪開始後,評論員把那些措辭嚴厲的問題拋到一邊,關切地問起總統的病情。密特朗也毫不隱諱地談論起了生死問題。評論員與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被密特朗打動了,沒有人再忍心讓這位徘徊在鬼門關的老人難堪痛苦。於是密特朗又成功地度過了一場危機。

功成身退

從1981年當選總統,直到1995年任期屆滿,密特朗在總統寶座上坐了14年。盡管在處理國內經濟問題方麵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但是在外交上,他卻表現出色。密特朗推行的外交政策具有很強的務實性。為了維護和鞏固法國的大國地位,他左右逢源,該硬時硬,該軟時軟,始終將法國的利益放在首位。

1995年,密特朗退休,次年因患前列腺癌逝世。他身患絕症多年,憑著積極的治療和堅強的意誌,撐到了任期結束。當肩挑的重任放下時,他終於安然地合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