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曆史源遠流長,文化燦爛奪目,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主宰了歐洲文化進程的前進方向。目前的考古發掘表明,早在200多萬年前,法國大地上已經有人類居住,這些史前居民創造出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史前文化。
早期的法國先民
法國地處歐洲大陸西部,三麵臨海,北麵隔著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西麵和南麵分別麵臨廣闊的大西洋和地中海。早在200萬年以前,人類便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法國大地上的原始先民,是歐洲最早的居民之一。
早期的法國先民結群過著遷徙、遊獵的生活,以狩獵和采集為生,用木頭和石頭製造工具。其工具主要是“萬能手斧”,此類手斧用燧石打製而成,器身厚,一端尖銳,一端圓鈍,可以用於砍砸、切割、挖掘等多種用途,所以稱之為“萬能”。因為當時人尚未懂得用火,因此隻能生吃獵來的食物。
大約在距今10萬年前,早期智人開始在法國各地區出現。因其生活遺跡首先發現於今德國境內的尼安德峽穀,所以被命名為尼安德特人。
他們大多居於洞穴或者岩棚(山岩峭壁的凹部)內,所以又被稱為穴居人。尼安德特人的突出特點是身材矮小粗壯,頭顱碩大,麵部多皺紋,五官突出。他們已經懂得用火,能夠用比較清晰的語言交流,會用獸皮製作衣服。其勞動工具也有了較大的改進,有些石器上已經安上了木柄,並能打造簡單而粗糙的石刀和梭標。尼安德特人是歐洲最早實行墓葬的古人類。當時的隨葬品主要是勞動工具、飾品和動物等。
距今約4萬年左右,晚期智人出現了。因其骨骼化石最初發現於法國西南部的克羅馬尼翁,因而稱為克羅馬尼翁人。他們在體質特征方麵已與現代人沒有太大的差別。與尼安德特人相比,克羅馬尼翁人的物質生活已經有了較大改進。他們獵取動物時已經有了較大的選擇性,不再是抓到什麼就吃什麼。這主要得益於勞動工具的改進。當時的勞動工具日趨精細和複雜,甚至出現了繩索、漁網和弓箭。而弓箭的發明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可以射獵動物以果腹,也可以用來射擊敵人以攻防。
除了狩獵、吃飯和繁衍後代以外,克羅馬尼翁人竟然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成就。保留至今的那些雕刻和繪畫是如此的精致而成熟,以致於學術界一度懷疑它們並非出自克羅馬尼翁人之手。克羅馬尼翁人創造的藝術作品主要分為兩大類,即雕刻和繪畫。
動物和母性神雕像
克羅馬尼翁人的雕刻作品初期以動物雕像為主,分為線雕和圓雕兩種。雕刻用的材料包括石頭、象牙、鹿角,甚至還有燒過的粘土。刻畫的對象多為先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如長毛象、馴鹿、鳥類和魚類等。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生動有力,令現代的藝術家也為之驚歎。
這一時期出現的最具有特色的線雕作品是投槍器和“指揮棒”。投槍器是投槍的輔助用具,可以延長射程和提高命中率,上麵通常刻有動物的形象,如鬣狗、野牛等。這些動物多是人們狩獵的對象,人們將其雕刻在投槍器上可能是希望通過巫術作用捕獲更多的獵物。“指揮棒”因頗似現代管弦樂隊指揮所使用的指揮棒而得名,其作用至今尚無定論。指揮棒一般用鹿角製成,棒身上雕刻動物。有些指揮棒上刻有多個動物形象,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圖卷。其中的傑作是法國洛爾特洞穴出土的一根指揮棒,圓筒形的棒上刻滿了圖案:三隻馴鹿正在緩行,幾條鮭魚在馴鹿的腿間遊動。馴鹿悠然自得,鮭魚活潑穿行,整個畫麵生機盎然。
圓雕類的精品以法國圖克·道朵貝爾洞穴出土的泥塑野牛為代表。一雌一雄兩頭泥塑野牛位於洞內的一個祭台上。在祭台上的旁邊,隱約可辨人類雜亂的足跡,並一直延伸到另一側的洞壁。洞壁上的小龕裏安置著一個黏土製成的男性生殖器。學者據此推斷,這裏可能是舉行生殖崇拜儀式的場所。
從大約距今2.5萬年前起,出現了人體雕刻。克羅馬尼翁人的藝術品多以女性形象出現,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一些母性神雕像。這類雕像多以石灰石或泥灰石塑成,少數為象牙、骨頭雕塑。雕像基本上是裸體形態,而且做了誇張處理:頭部小且尖,五官模糊,乳房高聳豐滿,臀部肥碩突起,腹部滾圓凸出,陰部明顯,雙腿都並攏成尖形。當時的人們直觀地發現,肥胖的女人比瘦小的女人更加容易生育後代,養育的孩子也更健康。於是先民把豐乳肥臀同繁衍生育聯係起來,加以誇張化並給予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