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構想於2004年,正好有機會申報了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項目,並且獲得了批準。2008年申報國家社科基金“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概念與中外文化交流”,關於“傳統”概念的理解其實也屬於這一新的研究計劃了。這樣便有了目前這個以觀念和概念為中心進行學術史檢討的寫作方式。
課題框架由李怡設計,具體研究由李怡和顏同林、周維東三人共同完成。李怡分擔了導論、第二章,顏同林承擔了第一、第四章,周維東承擔第三章。最後筆者負責全書統稿。不過,究竟每個學者都有自己的具體觀點和想法,要取得完全一致並不現實,所以我的統稿是保證了大的構思的一致性,至於個人思想的一些特色也盡量予以保留,我想,這也是中國新文學“傳統”豐富的一種生動體現吧!
感謝為本課題研究提供支持的各級學術基金,感謝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勞動的郭曉鴻女士!
李怡
2009年7月22日於勵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