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能活多久?
中國醫學科學院陳乃宏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有確鑿文獻證明的,史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婦女讓路易絲&8226;卡門,享年122歲零164天;曆史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的泉重千代,享年120歲零237天。
關於人到底能活多少歲,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有三種觀點:
一是以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為代表的,認為人的極限年齡和其生長期或成熟期有關,壽命應當為其生長期的5—7倍,為100—140歲。
二是日本科學家經長期研究得出,人的壽命和性成熟期之間有著生物學規律,前者是後者的10倍左右,可達到108—145歲。
三是美國科學家海爾&8226;弗利克1961年提出的,他認為人的細胞分裂到50次時就會出現衰老和死亡。而正常細胞分裂的周期大約是2.4年左右/次,照此計算,人的壽命應為120歲左右。
而中國傳統醫學同樣驗證了這個道理:《尚書》提出“一曰壽,百二十歲也”,即活到120歲,才能叫做活到了應該活到的歲數。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也認為,“上壽”可達百二十,“古今所同”。
此外,人能活到多少歲還和心髒跳動的快慢有關,一般來說跳得越慢的人可能越長壽。而近年來,也有一些科學家不斷拋出驚世駭俗的理論,比如俄羅斯的科學家認為,人的平均壽命能達到280歲;英國科學家則指出,人的壽命最長可達到1000歲。
可惜的是,雖然理論上人類最少也能活到120歲,但大多數人的生命車輪總是在行進到大半時便戛然而止。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中國人平均壽命為:男性71歲,女性74歲。
經濟學上的“木桶效應”理論解釋人為什麼活不到理論上的“天年”。人體包括腦在內有幾個重要的功能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腎等內髒,在漫長的生命活動中,其中任何一個器官功能衰竭,都會成為“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人的生命活動也將終止。
“人體有些器官出現問題可能無傷大雅,但一旦以上提及的這些器官出現障礙,後果就相當嚴重了。這是因為心髒是生命的‘發動機’;肝髒是解毒器官;肺支撐人的呼吸功能;脾造血;腎排毒;大腦指揮行動。可以說,它們是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幾大器官。”
但由於從人出生開始,所有的器官就邁上了“老化”的道路,再加上自然界中有無數的因素影響著這些重要的功能器官,使之不斷衰竭,以致讓大多數人無法達到“自然壽命期限”。
空氣環境。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指出,陰霾空氣誘發的肺癌已超過煙草帶來的危險,成為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殺手”之一。亞太地區抗衰老學會主席蕭強教授也認為,外界環境中的電離輻射、氧化性環境汙染,常會誘導異常自由基的產生和蓄積,導致老化。
飲食習慣。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洪昭光認為,西方傳統“高熱高脂”的飲食越來越多地影響了國人的生活,以致國人的飲食結構很不合理,從而引發多種疾病。
情緒波動。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世界上有10億人正經受著精神疾病的折磨。有調查顯示,中國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已超過了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醫藥的毒副作用。“是藥三分毒”,長年累月地服用藥物在治療某種疾病的同時,也會給其他器官帶來傷害。
秦箏扔下手裏的書,蓄了許久的眼淚終於滑落。她丈夫在市醫院生死未卜,孩子出國多年,此時她一人孤身住在賓館,膝上攤了一本書,淚眼磅礴。
天光漸亮,昏黃的路燈一盞一盞的暗下去,她赤腳踩在鋪著白色地磚的陽台往下看,早起的攤販支起攤子站著路邊賣早餐,晨練的老人慢慢跑過,花白的頭發上沾了微微的汗珠,隨手拿起脖子上圍的毛巾擦擦。秦箏眼睛默默掃過樓下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慵懶的老貓,最後停在遠處的市中心。
她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為她男人治病,過去丈夫有個體麵的工作,孩子工作後也很孝順,她雖在家裏當專職主婦,卻還是過的很闊綽。可是即使花了再多錢,丈夫卻快撐不過這個冬天了。
她把腦袋埋在掌心,最後鼓起勇氣扭頭去看她的手機。白色的手機很安靜的躺在沙發上,與她急促的心情正好相反。
天色一點一點亮起來,起初遠處的山隻是一團影子,後來可以分出隱隱約約的輪廓,再後來,她可以用手勾勒出它們曲折委婉的線條,再後來,朝陽慢慢升起,陽光射入她又紅又腫的眼睛,秦箏下意識閉眼,眼淚卻已經自主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