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春節飲料如何選?(1 / 3)

快到過年了,每餐估計都會有不同的飲料供大家喝。營養專家首推100%果蔬汁。牙科專家溫馨提示在喝碳酸飲料的時候最好是用吸管,且吸的時候不要太急太快;喝碳酸飲料後要用清水漱口;且不要在睡覺前喝碳酸飲料。

昨天周日出外休閑,與朋友一起看電影。那得買點吃的喝的,這樣更有趣。我買了之後,正要走進影廳,不見朋友跑哪去了,一會兒功夫朋友手裏拿了2支吸管。對我說:熊苗營養師,為了你的牙齒健康,請和我一樣使用吸管喝飲料。我聽了,抿著嘴笑著說:嘿嘿,我看是你的牙齒不好吧。嘴上說著,心裏還是蠻接受的。

快到過年了,每餐估計都會有不同的飲料供大家喝。如果要喝飲料本人首推:100%果蔬汁。不過很多人也許會喝到不少碳酸飲料。碳酸飲料含有二氧化碳,可助消化,並促進體內熱氣排出,產生清涼爽快的感覺。

牙科專家也在溫馨提示我們:在喝碳酸飲料的時候最好是用吸管,且吸的時候不要太急太快;喝碳酸飲料後要用清水漱口;且不要在睡覺前喝碳酸飲料。

特別是小孩喜歡喝碳酸飲料,由於碳酸飲料含有相當大的酸性,所以常飲易導致蛀牙。最新研究表明,碳酸飲料中的酸性氣體會導致蛀牙,但是如果在我們飲用時正確地放置吸管的位置就可以幫助減少患蛀牙的幾率,保護牙齒健康。

通過20年的調查研究,牙科專家還發現,人們一般常常不用吸管而是直接用嘴飲用碳酸飲料。這種飲用方式使得嘴就像一個裝滿碳酸飲料的池子,讓牙齒完全受到酸性物質的“浸泡”,從而容易導致蛀牙。而把吸管放在門牙前部飲用碳酸飲料的方式容易導致門牙附近的牙齒成蛀牙。然而,牙科專家發現,喝碳酸飲料時,把吸管放置在牙齒的後麵可以保護牙齒少患蛀牙,而放置在門牙前則容易導致蛀牙,這是因為吸管放置在門牙後,指向飲用者食道,可限製導致蛀牙的酸性物質與牙齒接觸。

總結:喝飲料記得用吸管保護牙齒,牙齒好,身體更好!

“讓你連吃十塊糖願意嗎?可你怎麼就吃下去了?”這個微博在前段時間受到了多數網友的關注。市場上的甜飲料是大多數人最喜愛的零食之一,香甜絲滑的口感讓人們愛不釋手,甚至有不少人認為,果汁飲料中含有大量果汁和水果中的營養成分,多喝一些對健康會有好處。根據調查顯示,在購買飲料時,飲料包裝瓶上的每種營養成分所表達的含義,隻有10%的人表示很清楚。那麼,市場上常見的飲料營養成分是怎樣的?營養成分表裏的每項數據又是什麼意思?這些數據對我們的健康又有什麼影響呢?39健康網編輯走訪了位於廣州天河城的JUSCO超市,對貨架上的五大類51種飲料的營養成分表進行了調查,同時為網友們解讀營養成分表的含義。就算要喝飲料,也要喝得更健康、更明白!

不是含有蛋白質的都可以稱為“奶”

通過圖表一可知,在含乳飲料和咖啡中含有一部分蛋白質和脂肪,而在運動飲料、維生素飲料包括其他種類的飲料中,均不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這是因為含乳飲料在加工製作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使用奶製品,而奶製品中天然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這使得含乳飲料中也含有部分蛋白質和脂肪。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之所以叫“含乳飲料”而不稱之為“奶類”是因為蛋白質的含量遠遠達不到國家標準中蛋白質的含量,蛋白質的含量決定了乳類飲品的產品類型。按照國家標準,純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應當不低於2.8%,即使是增加了其他配料的“調味牛奶”其蛋白質含量也不應低於2.5%。同時,如果飲料包裝的“食物配料表”上,水排在第一位而奶粉、牛乳等排在後麵,就能說明這樣的飲料不納入奶類的範疇,自然也不會有奶類所含有的營養價值。

舉個筆者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一次朋友未吃早餐,遂購買了一瓶“XX植物蛋白飲料”當做早餐,在她看來,這種飲料能夠有效補充植物蛋白,獲得較好的營養。但筆者拿過她手裏的飲料,不經意地看了營養成分表卻發現在“蛋白質”一欄,明明白白寫著“0”,配料表第一位也是“水”。也就是說,這款飲料雖然號稱是“植物蛋白飲料”卻不含一點蛋白質,更遑論補充營養價值。那種純白的顏色和香甜的口感,想必是各種香精和食品添加劑添加出來的,如果不懂得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消費者隻會被商家的廣告語忽悠,花了錢卻買不到期待中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