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大海一切之水而悉受之
不以厭足誌求法者亦複如是
好樂正典不以充滿猶如大海
受無量水悉來歸之而不拒逆
聰達之等亦複如是不以智慧
而為具足大海不惡汙濁之潦
其諸清流亦複歸趣遵修行者
亦複如是而不受諸塵勞垢穢
猶若大海不可限量極廣弘遠
不可卒知智慧德海亦複如是
眾生度人無能解暢大海之中
若幹歸趣萬川四流合為一味
若幹種人僉來聽法悉歸一乘
同誼之典非一品類號曰為海
前者成海而得建立無所畏者
誌願如茲普為眾生而興道意
譬如大海眾寶積聚則在於彼
而無所著諸菩薩眾亦如積珍
而以顯發成於三寶猶如江海
而有三寶雖爾其海亦無想念
群聖達士說法如斯則以三乘
開導眾生猶如江海稍益廣大
眾流悉歸而得充滿諸菩薩眾
誌諸通慧用群萌故常遵修行
猶如大海不受死屍其海之法
則為如斯建立菩薩求道如是
不將慎身不與同歸猶若海中
而生眾寶須彌為妙處立堅固
劫燒起時終不能焚便則超遊
異佛世界正法滅時亦複如是
強精進者而攬持之已觀察見
無任器者便則往詣他方佛所
溪穀江河泉原枯竭然後海水
乃為消涸劫燒起時則為若茲
大千世界悉亦崩毀凡夫之眾
行在國土假使正法已沒盡者
勇猛之徒護法如斯朽棄軀體
不惜壽命已覺正法欲消滅盡
正覺現在若滅度後斯等誌性
清淨如是建立法者所當遵修
如億眾生依怙於海非一品故
而有斯處其大名稱誌願如是
一切眾庶心普得解尚可限量
分別知之於佛世界諸有大海
斯等所行不可別知緣覺之眾
及諸聲聞無有等倫況複出表
諸菩薩行堅強精進心如是者
宜為稽首當得佛道開度黎元
斯為眾寶譬如巨海當供養此
常福德田此為良土上妙醫王
療治一切諸疹疾者便為救濟
受歸度脫將護燈錠為顯光明
於闇昧世興明徹眼其得眼者
進成甘露則為帝王常曰法王
斯為天帝多思誼利亦為梵皇
思惟四禪則便轉於正法之輪
斯則導師開示塗路處在諍訟
為現蹊徑則為勇猛多所降伏
蠲除諸塵為清淨士遵清白法
如月盛滿演放光明猶如日出
智慧超卓如須彌山處於三界
為雨甘露斯等難當猶如師子
其心調柔譬如賢象若如大地
載諸山陵降伏一切諸外異道
行常鮮潔譬若如水威曜難當
其若如火無所掛礙猶若如風
以離懈廢又若如地斯等棄慢
拔離嗔恚為如藥樹無有想念
其戒清淨無著蓮華於世八法
無有依倚所行譬如優曇缽華
無數億劫音聲難致於諸人尊
則有反複為住佛教不斷正典
誌願堅強為懷湣哀遵固慈心
喜悅超絕則以救護於五色欲
善求合會最勝財業斯等布施
而有殊特所奉禁戒則無等倫
以忍辱力秉意勇猛精進解達
而不厭惓斯等禪定神足通慧
往至佛土無量億垓得見諸佛
逮聞經典如其所聞則便習持
則能暢了眾人之行隨其所應
所信諸根安隱諦學善權方便
則為外道顯示證明便能通辯
一切諸法僉然和同分別報應
而能解了因緣法律離吾我見
常在平等便以觀察如應順法
則為曾更出家學矣過去當來
一切諸法已住於法綜了法界
敏識空慧而無有形則能興發
差特矜哀便能攝護勤苦眾生
遵修解脫所當行法計有吾我
而有妄想愚騃所行隨邪放逸
斯等曉練虛偽之法而則講說
蠲除諸見無常為常空謂有實
以苦為樂非身謂身凡夫之士
攝取顛倒而不分別生死之際
若能政理攝顛倒原則知無人
無壽無命已能淨修平等行者
則曉非常苦空非身迦葉斯等
名稱功德所趣禦之猶若持地
令聞無量慧不可限若能遵修
菩薩亦然設使周滿三千世界
悉以敬侍建誌菩薩供養羅漢
複倍是數終不能及逮菩薩誌
吾亦建立斯等之類過去正覺
當來如是又今現在十方聖尊
為諸建誌欲得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