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波克拉汗的領地(2 / 2)

人們擁護波克拉汗做他們的領袖。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草原民族與大趙的戰爭。

皇帝趙鋼烈惱羞成怒,下令殺光在帝都的200多名人質,命令各路大軍二十餘萬向草原進軍。誓要把草原燒為荒地,牧民殺盡。

大趙曆一四三三年秋,在中部草原的春江平原,雙方展開了決戰。在波克拉汗帶領下的草原騎兵們,把幾年來的仇恨和恥辱發泄在了這次戰鬥中,他們異常勇猛。以四萬三千名騎兵一舉擊潰了大趙皇叔趙驚山率領的六萬名重騎兵和皇弟趙鋼傑率領的十五萬鐵甲重步兵。

春江戰役的勝利大大激勵了各族反抗大趙王朝的信心。越來越多的部隊加入了波克拉汗的隊伍。

大趙曆一四三四年春。皇帝趙鋼烈率軍禦駕親征。會戰於南部草原的畢利節。波克拉汗再敗趙軍。一晝夜追擊皇帝七百多裏,一直追到大趙邊關重鎮天牢關。皇帝僅以身免。

大趙曆一四三四年夏。趙鋼烈約波克拉汗在畢利節草場合談,波克拉汗到約定的地點後。趙軍延畢利節草場一百裏放火。大火持續兩個月。年僅23歲的波克拉汗和他的八百騎士全部被燒死。同年秋趙鋼烈病死。

波克拉汗的死在草原上激起了極大的仇恨。一四三五年的塔塔台大會上。規定波克拉汗永遠為草原各個部族的共主,在他被燒死的畢利節三百裏草場為波克拉汗的永久祭奠領地。任何人多不允許在畢利節草場放牧和生火。每年的秋天各部族出一定的騎兵參加對大趙邊關的大掠。俘虜一定的趙人來祭奠波克拉汗的在天之靈。

同年秋草原各族對大趙邊關進行了第一次大掠。大掠持續了整整兩個月。有十萬大趙邊民被用來祭奠波克拉汗。畢利節草場到處是邊民堆積如山的屍體。那裏成了人間煉獄,但是成為了狼群和禿鷹的天堂。每年秋天草原上的狼群和禿鷹多會早早在那裏集結。成為一道恐怖的血色風景。這樣的戰爭一直持續了幾十年。每年多有少者幾千多者數萬的趙人被押到那裏活活殺死。

後來大趙王朝又陸陸續續的向草原派遣了大軍。但都是敗多勝少。

一四九二年,疲憊不堪的大趙王朝派特使乞和。大趙皇帝趙湘(趙鋼烈的重孫)和草原領袖葉葉氏可汗(波克拉汗的孫子)在天牢關達成了天牢關之盟。

盟約規定大趙王朝每年秋天向草原可汗進貢一萬車糧食和一萬匹布,牛羊馬各八千頭。被判死刑的罪犯一千名用於祭奠波克拉汗。

後來到葉葉氏可汗的孫子拉克拉欣可汗時,草原分成了好幾股大的勢力,那誌烈部失去了對各部的控製。經常因牧場糾紛被別的部族欺淩。一五三六年,心灰意冷的拉克拉欣可汗帶著那誌烈部進入了祖先波克拉汗當年避難的酷裏斯大雪山裏。從此就再無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