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宇宙幀(1 / 3)

水委一恒星係,兩顆恒星互相公轉的雙星係統靜靜地釋放著光和熱,這是深藍與熾白所籠罩的世界,5顆行星,49顆衛星,在這個夢幻的世界中宛如一顆顆寶石,為整個恒星係帶來了奇妙的美景。

而如今,這一份美景也開始出現了變化。

在恒星係中,多出來了一些光點,以一種緩慢的度圍繞著恒星係運動,這些光點的數量非常巨大,它們所反射的恒星光,甚至可以為這個恒星係帶來另一片不輸給銀河的星空。

那是一塊塊光帆在水委一恒星係中飄蕩,這是一種利用恒星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航行器,它們本身不具備任何動力係統,但由於兩顆恒星的存在,它們可以一直交互運作下去,直到它們本身結構損壞或者恒星熄滅。

著名文學家開普勒早在17世紀就曾設想過不攜帶任何能源,僅依靠太陽光的能量使飛船馳騁太空的可能性。因為光是由沒有靜態質量但有動量的光子構成的,當光子撞擊到光滑的平麵上時,可以像從牆上反彈回來的乒乓球一樣改變運動方向,並給撞擊物體以相應的作用力。利用這種作用力,就可以製造出完全依靠光動量加的“光帆”。

單個光子所產生的推力極其微,在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上,光在一平方米帆麵上產生的推力隻有9達因,還不到一隻螞蟻的重量。而在水委一恒星係不同,這裏有著兩顆亮度都在太陽百倍或千倍以上的恒星,這為光帆的運行帶來了足夠的推動力。

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麵麵積的太陽帆提供1e-5~1e-g左右的加度。

每一塊光帆與兩顆恒星的距離,以及每一塊光帆相對於兩顆恒星的光線角度都是經過諾亞的詳細計算,這使得每一塊光帆最終都能在恒星引力下保持受力平衡,借由恒星光壓帶來的推動力,如同行星一般,不斷圍繞恒星公轉。

這是諾亞對於水委一恒星的第二個大工程之一,它的優先級甚至還要在光艦隊之上。

這個工程的名字是——【透鏡工程】。

這些圍繞整個恒星係的光帆沒有攜帶任何武器,它們不具備任何攻擊能力與防衛能力,但它們卻是星係防禦係統最重要的一環。每一塊光帆上都隻搭載了一台微型引力生器,這些生器互相聯係,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覆蓋著整個水委一恒星係。

它們,是諾亞為了應對對恒星係級戰略武器——光粒所想出的唯一手段。

引力透鏡效應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現象,由於時空在大質量體附近會生畸變,使光線在大質量體附近生彎曲(光線沿彎曲空間的短程線傳播)。如果在觀測者到光源的視線上有一個大質量的前景體則在光源的兩側會形成兩個像,就好像有一麵透鏡放在觀測者和體之間一樣,這種現象稱之為引力透鏡效應。

這些光帆上所搭載的引力生器,就是為了放大這一種效應,當所有的光帆都運作起來後,若是從數光年外觀測水委一恒星係,光線畸變的引力透鏡效應就會出現,水委一恒星係中的兩顆恒星的位置,在觀測者的視野中會比實際位置偏移那麼一到兩個文單位,就像是透過水麵看物體一樣,隻要不在水麵下(恒星係內),看到的物體都會在實際位置上生偏移。

當這一工程完成的時候,諾亞才是真真正正的鬆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無論卡拉文明從哪一個恒星係對水委一起光粒打擊,他們的第一次光粒打擊都絕對不可能命中恒星,因為他們所觀測到的恒星位置和實際出現了偏差,而完成透鏡工程的諾亞,可以隨時修改透鏡的“折射率”,使卡拉每一次觀測到的恒星位置都不會與實際重合,除非他們突入到恒星係內部進行鎖定,光粒打擊的威脅基本可以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