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討有色金屬礦產地質勘查中的安全措施(2 / 2)

(4)車輛傷害:野外作業場所是邊采邊探的礦山, 野外交通工具使用率高,在作業途中易發生交通事故,導至車輛傷害。

(5)坍塌: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超過自身極限強度,結構穩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體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擠壓傷害及窒息的事故。容易發生井下坍塌事故的場所主要有:掘進巷道及淺井開挖等。

(6)高處墜落:高處墜落是指在距基準麵2米以上的高處作業過程中因墜落而造成的傷亡事故。高處墜落是露天作業最常見的事故類型。

(7)觸電:在使用、維修電器設備以及在雷雨天作業都有可能發生觸電事故及雷擊事故。觸電事故通常發生在鑽探作業過程中,機電設備、供電線路等可以接觸到電流的設備和場所。

(8) 粉塵危害:礦山在勘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礦岩微塵又稱礦塵,也是粉塵的一種,主要在鑿岩、爆破、礦岩裝卸、破碎和運輸過程,產生大量的粉塵。粉塵是造成礦工職業病的有害物質。

(9)火藥爆炸:在礦山建設過程中使用大量的炸藥,炸藥從地麵炸藥庫向井下運輸的途中、裝藥和放炮的過程、未爆炸或爆炸不完全的炸藥在裝卸礦岩的過程中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性;炸藥爆炸可以直接造成 體的傷害和財物的破壞。

(10)透水:礦井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地麵水和地下水通過裂隙、斷層、塌陷區等各種通道湧入礦井,當礦井湧水超過正常排水能力時,就造成礦井水災,通常也稱為透水,透水主要受地層構造的影響較大。

(11)氣候危害:高溫危害主要是指在炎熱的夏季進行露天作業時,作業人員會因陽光曝曬及高溫而中暑昏迷。而在冬季低溫條件下作業時,會引起凍傷甚至死亡。

三、加強安全管理措施

(1)把安全管理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2)確保勘查項目安全生產的投入。在地質勘探項目立項報告中必須有安全內容,項目設計必須有職業安全健康專篇,項目實施計劃必須有安全防範措施,所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確保全的投入,安全設備設施到位。

(3)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製。按企業規模,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建立安全管理製度,健全安全生產責任製度及安全操作規程,建立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結合企業的實際晴況及時更新各種規章製度及操作規程;企業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麵負責,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責任製,層層負責。

(4)加強勘查施工過程中的防護措施。① 野外鑽探中對鑽塔應安裝避雷裝置,施工人員應戴安全帽,按安全規程操作; ② 野外淺井工程、槽探工程應在編錄、取樣、觀察完後及時回填;③ 坑探中應做好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同時巷道通風及時,並應設置安全出口等。

(5)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①加強主要負責人及所有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減少違反規程的可能性。②通過多種渠道對安全進行宣傳教育,加大宣傳力度,牢固安全意識。③建立獎罰製度。在經營考核方麵,完善企業績效工資製度,將安全與績效掛鉤,加大安全生產與績效掛鉤的比重。

結束語

隨著事業單位體製改革的深化,地勘單位屬地化後,地勘單位向企業轉化是社會所趨。無論單位的管理體製、組織結構、經濟體製如何變化,都必須時刻以安全為主,通過安全措施來消除隱患,控製事故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人身財產安全,把事故的損失降至最低限度,為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家驥.展望有色金屬礦產地質工作的形勢和任務.中國地質,1985.

[2] 穆什坤.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及技術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