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加強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幾點建議
理論廣角
作者:黃晨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當前社會己邁入知識經濟時代,在此背景下社會經濟產業逐漸由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高新技術產業所主導。本文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闡述了目前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現狀,提出了加強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新技術產業 現狀 發展
中圖分類號:TF1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7-0392-01
引言
高新技術產業優勢明顯,其成長勢頭足、效益實現率高、滲透能力強及持續發展潛力大,當前己經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主導產業。為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結構產業化調整及優化產業升級戰略的穩步跟進,繼續挖掘高新技術的發展潛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形成及確保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經濟戰略布局的重點。下麵筆者談了加強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幾點建議。
一、目前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現狀
1、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學研結合不緊密
由於高新技術產業本身是技術發展的產物,因此創新水平,特別是原始創新水平能夠決定產業的競爭力。由於科研經費和科研人員的不充足使得企業研發高新技術的處於較低水平,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結合度不夠緊密,不少產業隻在較低的技術水平內簡單聚集在一起,相對完善的研發鏈和產業鏈並沒有出現。此外,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係還沒有真正組建起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
2、科技資金投入不足
我國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建立起相對完善的風險投資製度,使高科技企業的融資受到限製,渠道比較單一。很多中小型科技企業中,研發補助資金有限,缺乏必要的基礎投入,難以得到金融支持,資金短缺使新產品開發和產業化受到一定程度的製約。
3、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效應不明顯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分布領域廣,但是規模以上高技術企業數量少且規模以上高技術企業的產業集群優勢不明顯,市場競爭力弱。在共同的文化、地域條件上,企業之間並沒有建立起相互認同和合作的關係,專業化分工程度不高,而且相關聯的產業之間沒有顯現出良好的互補效應,這就使得企業之間不具備競爭基礎上的合作動力。
二、加強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幾點建議
1、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完善產業創新體係
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整個過程中,各地區同樣應該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優勢條件,使新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夠順利進行,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為了使這一目標盡快實現,以下幾個方麵是關鍵:
第一,繼續堅持知識創新。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行統籌規劃,選擇那些具有一定可突破性,並且相對較先進的研究方向,瞄準前沿技術,盡快在各地區建立完成科學技術研發實驗中心,並在各市建立分中心,這樣才有利於盡快掌握國外領先的科學技術,促進產業發展。第二,創新平台建設。在具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領域,主要依靠大中型優秀企業做好帶頭作用,利用項目實施帶動科研發展,依靠資本和技術成立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工程研究中心,這樣才能保證企業提升競爭力,獲得進一步發展。重點研究應用技術,做好研發重要產品和創新產業技術的規劃,掌握重要領域中的核心技術,使產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增強,占領產業發展的優勢。第三,產業創新支撐。依靠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提高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水平,進一步促進包括技術交易、信息服務、知識產權、研發服務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在內的高技術服務業,使科技成果迅速向生產力轉化。第四,在工業研究方麵要不斷擴大。以一些大型的骨幹企業為依托,對科研院所進行改製,運用重組資產、並購等手段,建設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究院,如生物醫藥、衛星應用、新材料等,這些研究部門的研究成果可以為企業提供係統性幫助,讓企業走向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第五,加快組建產業聯盟的速度。我們要以產業創新的需要為基本點,有效地對各類資源進行整合,使得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所能夠順暢地進行交流和合作。在各個領域都可以建立聯盟,實現共同開展技術攻關,並共同享有知識產權,共同享受新成果,實現新成果的產業化,從整體上提高產業的發展水平,讓產業走上聚集化方向。第六,建設創新型城市。對一些重點城市要加大創新性城市建設的步伐,把這些城市建設成為集中了科技、產業、資本等各種資源的聚集地,為創新發展建設一個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