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 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複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電影海報(16張)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地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1872 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裏奇。他曾在 5年的時間裏,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 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裏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目前國內第一本引進講解電影拍攝的圖書為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大師鏡頭:低成本拍大片的100個高級技巧》,第一次將電影拍攝技術介紹給非專業人群。內容涵蓋拍攝打鬥鏡頭、追逐鏡頭、恐怖鏡頭、出場與退場、車內場景、對話場景、爭吵衝突場景、愛情激情場景等各種技巧。
1888年,法國人愛米爾。雷諾發明了”光學影戲機”,人們開始可以幕布上看到幾分鍾的活動影戲,比如《可憐的比埃》。
1895 年盧米埃兄弟向大眾展現《火車進站》的畫麵時,觀眾被幾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嚇得驚惶四散。從此,由他們所啟動的活動攝影(cinematogrphy)不隻在人類紀實工具的發展史上展現了劃時代的意義,火車進站的鏡頭也象征了電影技術發展的源起。
電影放映
超大銀幕電影:采用70毫米的電影放映技術,因其銀幕巨大而稱超大。其銀幕高度為21米,寬度為30米,相當於七層樓的高度。銀幕之大而成為世界之罕見。它具有畫麵穩定、清晰、色彩還原正常等特點,銀幕上景物真實而恢宏的場麵,給人以美的欣賞與動的感受,隨著遠近鏡頭的推拉,將把您帶入富異國情調的美麗的大自然之中。
動感球幕電影:廳采用70毫米放映設備,半球形銀幕趲直徑達18米,觀眾觀看電影時,整個畫麵布滿球體,視而不銀幕邊緣,透射型的金屬銀幕,六聲道的立體聲效果,使觀眾享受變化萬千,栩栩如生的萬千氣象。影廳內的動感平台,是集液壓、電器自動化控製、計算機動畫為一體的高科技係統工程,當您坐在平台載體上,整個載體能上下升降,左右傾斜,前後俯仰,即可摸擬航天器去邀遊太空,也可摸擬潛水器,飽覽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隨著逼真的畫麵和平台載體的活動,讓人不由自主的進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實和驚險刺激的特殊感覺,球幕動感電影填補了國內空白。
水幕電影:與一常規電影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高壓水泵通過特製的噴頭,將水自下而上噴出,使水霧化並形成扇麵形銀幕。此銀幕與自然界的夜空連成一片,人物出入畫麵,忽而騰起飛向天空,忽而又從天而降,產生一種虛幻縹緲的感覺,似海市蜃樓。目前,水幕電影在我國還很少見。
環幕電影:環幕電影也稱360度圓周電影,廳內呈圓形周邊是由九塊銀幕組成一個環形銀幕,由九台放映機同時放映,觀眾觀摩時,站在圓周中心位置,前瞻後矚,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畫麵景象壯觀,氣勢磅礴,加上多聲道立體聲效果,一種身臨其境的強烈感覺,將呈現在您的麵前。
立體電影:是利用光學原理與人眼的視差相配合產生的一種奇特的空間影像和立體效果,當您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就會感到銀幕上的一切景物和大自然一樣,存在著遠近前後不同距離,有的景物近在眼前,似乎垂手可得,當某一物體朝你快速推進,你會感到物體猛地向頭部襲來,使你大吃一驚。
3D電影巧妙地利用了”偏光”。 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麵。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當畫麵投放於電影銀幕前,就會形成左、右”細微”的雙重影像。特製的偏光眼鏡能將左、右”雙影”疊合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從而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麵,讓觀眾感受到景物撲麵而來、”身臨其境”的神奇幻覺。
網絡電影:隨著互聯網的發展,P2P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電影播放形式,以其速度快,少緩衝,人越多越不卡的優點成為廣大網友所喜歡的一些電影播放形勢,網絡中的電影播放形式又叫在線電影,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絡的海洋裏,看到你所想看到的電影。
角色電影;現在還未能推出,但是隨著其發展,將很快進入我們生活。其實,角色電影就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我們所玩的遊戲就可以算作拍出來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