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曉雪玉嶙峋,雪後的少室山靜謐、美麗,山巒起伏,白雪青鬆相映成趣,少林禪寺的山門也顯得更加肅穆偉岸。
一個穿著麻色袈裟的行腳僧卻無心欣賞這雪後的美景,以風馳電掣的速度直奔山門而去。他奔行的速度太快了,在狹窄的林間小道上,壓著厚厚白雪的碧綠的鬆枝,忽然間顫顫巍巍的抖了起來,一時間似乎又下起了漫天大雪,掩蓋了行腳僧的身影,也湮沒了本就不算清晰的足跡。
“阿彌陀佛”,一聲佛吟打破了山林的寂靜,麻衣行腳僧的奔馳也適時停了下來,仔細打量了這個當值的小和尚,小和尚著一襲青色棉衣,武僧打扮,眼睛裏透出睿智的光芒,依據那聲韻味深厚的佛吟估算該有10歲的年齡了。“師傅從哪裏來,欲往何處去?”噢,嘴裏新牙似乎還沒長成,也就是6、7歲的年紀,麻衣行腳僧不由得微微一笑。從袈裟裏拿出拜牒,“我乃莆田少林的至誠方丈,特來拜見至信方丈。”小和尚嘴巴長得老大,眼睛發直地盯著來人,接過拜牒還沒來得及打開。忽然小和尚將拜牒往至誠方丈手裏一塞,轉身就跑,至誠方丈一樂,“小鬼頭”眼睛中充滿了憐愛,施展輕功尾隨著這小鬼。
“小鬼頭你叫什麼?”“啟稟師祖,我叫嚴心,我這就給您通報去。”小和尚喘著粗氣似乎是用盡了力氣在跑,至誠和尚則輕鬆地“踱”在正前方,他走的地方似乎已經不是路了,因為山路僅容得下小和尚一人,可絲毫沒有妨害到他的步態。“嚴心?你的輩份不低啊,你今年幾歲?”要知道現在少林裏已經有“至、法、嚴、初、和”五個輩份了,聽說最小的和子輩也馬上有人要出徒了,如果再帶徒弟就是第六輩了,百年來應屬當今少林最興旺了,可是~,至誠方丈不由得皺了皺眉頭。“我7歲了,進少林已經快3年了,是法寧師傅收留了我,所以我現在都有徒孫了。”嚴心小和尚得意地一笑。哦,快三年了,看來那聲佛吟還是有功底的。
說著寺門就到了,出來另一個當值的和尚,也是一身武僧打扮,約莫20多歲的年紀,“初青,快去稟報方丈,莆田少林的至誠方丈拜山來了。”“是,師叔。”初青吃驚地看了看嚴心旁邊的行腳僧,轉頭就跑了。
方丈室內暖炕的溫暖與窗外的冰霜嚴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至信方丈與至誠方丈相對而坐,“這是雪芽,是徒弟們從南山的百年老茶樹上采的,剛剛炮製好,不料你就到了,定是聞著茶香了。”至信方丈著一襲紅色袈裟,長眉慈目,須眉具白,微笑著親自為至誠方丈斟茶。
至誠不由得一笑,“事態緊急,本是憂國憂佛的心,不料卻趕上了香茗,說明因果報應自在其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