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焚積聚火烈安平鎮 索償金兵進閩安關(3 / 3)

次日,仍舊起兵前進,到了閩安關。原來張學聖已把營層層密密地紮住,成功命人攻打了一陣,張學聖死守住柵門,再也不肯出戰,成功隻得暫且退下。忽見眾兵勇一個個交頭接耳,成功叫來問時,眾人道:“元帥看敵營的雲吧。”成功聽說,便一看時,隻見敵營上雲氣變作蛟龍一般,白心黑邊,浮在空中,大喜道:“你道這是什麼嗎?這名叫‘敵龍破寨’,主我兵克敵之兆。你不見他的頭向內嗎?這龍是由我們這邊過去的,大約不止一日,所以已到他營中了,三日之內破敵必矣。”眾人聽了大喜,都準備著殺敵。當下成功回到營中,占了一課,掀開一看,心中大喜,便把諸將傳了進來,道:“此刻敵營的雲氣你們看見嗎?”眾將道:“看見的。”成功道:“我此刻所說的‘敵龍破寨’,乃是謊眾人的話,其實他這名字叫作‘遊龍’。這緣故若講給他們聽,他們也不懂,所以本帥隻好謊得一謊。這‘遊龍’之兆,主敵營主將心亂欲逃之兆。本帥想今夜要去劫寨,此刻占了一課,值勾陳克都將,將軍年克勾陳,白虎大勝,應在後起下克上,客兵襲主。今夜本帥和諸將同破此一關吧!”眾人大喜道:“隻是如何破法呢?”成功道:“哪一位將軍要打頭隊?”劉國軒道:“末將去吧。”成功又道:“哪一位將軍要打第二隊?”黃克功道:“末將去。”成功道:“如此劉將軍先帶了本營兵馬殺往敵營裏去,黃將軍帶了本營兵馬做第二隊前去接應,破他盡夠了。”

二人答應著。成功道:“黑暗中難認彼此,你二人可傳令本營人馬,每人備白布二尺,到出兵時都包在頭上,以便認識。還有一件,劫營之事最為危險,往往自己兵馬回來時認錯或被敵人假冒,口號不可不嚴。”當下寫了個口號,拿給二人看道:“你兩人認定吧!”二人看時,是“彌猴”兩字,當下認定,退了出來,暗傳號令。到了二鼓,銜枚進發,劉國軒先行,黃克功隨後進發。

卻說劉國軒來到敵營,悄悄地拔開鹿角,過了兩重濠溝,踏開營門,呐聲喊,殺了進去。營中兵都從睡夢中驚醒,披掛不及,有剛剛頂上盔,頭已跌落的;有剛剛著上靴,腳已砍斷的;號叫之聲,遠震數裏,死亡無數。殺了好歇,才有一支兵馬整齊了出來迎敵,兩邊混戰了起來。黃克功在外麵聽了許久,曉得戰酣,呐喊著殺了進去,隻見頭上沒有白布的便殺,敵兵大敗而逃。張學聖早已遁入城中,黃梧跟著也走,其餘的將官也都逃得一個不剩,隻可憐這許多兵勇,隻為從了清朝,致遭這番殺戮。

閑話休提。當下殺了一陣,營中已殺得一個不留,隻剩些器械糧草,二人點過收起,得勝回來。隻見營門前一隊兵馬在那裏攻營,原來是張學聖的敗兵,幾個殘將領了,想騙入營中報仇,卻被成功查出。那敗兵不得入,便在營外亂攻。成功因黑暗中怕中了奸計,傳令嚴守營門,不準出戰。到得劉國軒二人兵馬到來看見,從背後一陣攻打,殺得罄盡,然後直抵營門。營內巡查員叫道:“彌——”劉國軒應道:“——猴!”這才把營門開了。二人進來,到中軍帳裏,見過成功。成功大喜,慰勞了一番,把功勞記上,遂向二人道:“他既已退,我們便可前進,等刻可就起兵吧。”二人答應了退下,命眾兵士歇了一歇,仍舊起兵望南門而來。張學聖看見勢急,隻得一麵催調各處兵馬,一麵把兵勇再選了一萬出來抵敵。恰好成功馬已到南門外校場上,兩邊排好陣勢。成功這邊是偏將馬如龍出馬,張學聖那邊也叫一個遊擊葛槐抵敵,兩人來到戰場上,大戰了三十餘合,馬如龍大喝一聲,斬葛槐於馬下,跳下馬來割了首級,躍上馬,飛跑回來。張學聖大驚,忙叫參將張禮出馬救應。這邊陣上劉國軒一馬當先,搶了出來,大喝道:“反叛!下馬快快投降,免汝一死。”張禮道:“誰是反叛?你也不自想一想。”劉國軒道:“我自從數十世祖宗以來,便是如此,不曉得你有變相過沒有,你祖宗也是你這樣嗎?”張禮被說得滿麵通紅,老羞變成怒,舉刀直劈過來。劉國軒也舉刀相還,一來一往,一去一還,八隻馬蹄如翻盞,四條臂膊似遊龍,大戰了六十餘合,不分勝敗。劉國軒虛砍一刀,回馬便走。張禮乖覺,也不追趕,把馬帶住,掛了刀張弓要射。馬如龍在後麵忙喊道:“仔細放箭!”劉國軒聽了,忙把馬帶轉。說時遲,那時快,劉國軒的馬正帶轉,張禮的箭已放出,劉國軒隻聽得弓弦聲響,便把身一閃,那箭直從耳邊擦過。張禮正要再放第二支箭,劉國軒一馬趕到,一刀劈來,措手不及,把弓抵去,一張弓折為兩段。

張禮大驚,方取砍刀時,劉國軒第二刀已到,一刀背敲來,正打在右臂上,張禮單手麻木,動手不得,被劉國軒不慌不忙把鸞帶一擒,輕輕地捉過馬去。

張學聖大怒,引兵來搶。成功看見,也驅著兵掩殺過來。兩邊抵住,混戰了一陣,張學聖大敗,又逃入城中去了。成功正欲攻城,忽有哨馬遞了一封信進來。成功看時,是海澄被圍緊急,請成功速拔兵往救,不然恐失東南之形勢一事。原來黃梧叛後,成功早已把海澄克複了。這次乃金礪的大兵來圍,所以思明州遣人告急。當下把信驗明不錯,成功心中不樂,隻得傳齊諸將,吩咐一遍,暗傳號令,一齊拔寨退兵,不提。

卻說黃梧正在南門守城,忽見成功營中紛紛亂動,不曉得什麼緣故,忙遣人去探聽時,回來報說敵兵已齊退了。黃梧大喜,忙來見張學聖道:“敵營無故退兵,必有內亂,大人快點追趕。”張學聖道:“安知不是有計?”

黃梧道:“沒有,鄭成功原是如此,從前打五虎口時,也為廈門失陷而去。他恐怕人追,所以必乘大勝之後才退兵,大人不可被他騙了。”張學聖道:“既是你知他奸謀,諒來不錯。”當下起了一萬大兵,和黃梧一同領了,親自追來。正是:準備窩弓擒猛虎,安排香餌釣鼇魚。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