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收三縣大敗陳督帥 割四郡媾和延平公(3 / 3)

及成功到時,因恨孫飛戎抗拒,命人斬首,然後歇兵一日。

黃克功向成功道:“陳錦此去,必往平和。他若把省中大兵調來時,一時必難攻下。不如乘他大兵未到,攻其無備,可一鼓而下。元帥以為如何?”

成功大喜道:“此言深合我心,真是知己知彼的大將!明日起兵吧。”當下留了一員大將、二千兵馬鎮守南靖。到了次日,成功便領了大兵,星夜趕到平和。陳錦慌忙上城防守。成功命人三麵攻打,獨留下一麵以讓敵人逃走,日夜輪流著圍攻,沒一刻少歇。城中累得人人力盡,個個筋疲,都埋怨到陳錦身上。正是城廓不完,貯蓄不備,士氣不作,人民不和,件件都犯著兵家大忌。陳錦還不理會,隻管督兵防守,兵不夠時,又叫百姓上城幫著,城中百姓叫苦連天。看了數日,那日晚上,三鼓之後,南門上百姓因見攻打稍鬆,大家都困倦,略歇了一歇,忽聽得一聲炮響,城牆上打缺了一大塊。成功兵馬一湧而上,眾百姓發慌逃走,到陳錦趕來時,城下的兵早已把城門割開,大兵滔滔滾滾直奔了進來。陳錦看勢頭不好,把馬一帶,從東門逃出,望長泰一路去了。成功命人追趕不及,隻得暫歇了二日,仍舊起兵望長泰縣而來。

那時省中救兵已到,屯在城外,陳錦大著膽守城,隨成功怎麼攻也攻他不下。成功也怕城外救兵相為犄角,不敢十分攻打,陳錦卻又不時出戰,成功無奈,隻好也去廈門調了一萬精兵助戰,相持不下。看看數月,毫無破綻,成功心中不樂,那日夜裏無事,帶了兩個從人,悄悄的出來巡營,巡來巡去,巡到左哨營,隻見有兩個兵士在篷帳中說話,成功仿佛聽去似有“陳錦”兩字,便留心聽了下去。一個說道:“這也講不來,常言道:“桀犬吠堯,各為其主。’這也怪他不得。”一個道:“這倒沒有,那裏他有這忠心,若真元帥肯出厚賞,難道他不把陳錦的首級來獻嗎?”那人稱是。成功再聽時,聽不出說什麼,隻得把營哨隊伍的號數記清楚,回到帳中,叫中軍官去把那一伍的人傳了來。那兵勇不知何事,都懷著鬼胎跑到中軍來。成功命傳了進來,先問伍長道:“此刻你有和人談天嗎?”伍長道:“沒有。”成功又問別個兵丁,也道:“沒有。”直問到末後兩個,都道:“沒有。”成功忽指著兩個道:“本帥認得聲音,是你兩人。”遂向伍長道:“你把餘人帶去,缺的額去選補去吧!”伍長答應了退下去。兩個兵丁也不知什麼緣故,慌作一團。成功卻把他帶到後帳,把從人都退了下去了,才道:“你叫什麼?”

一個道:“小的名叫王德凱。”一個道:“小的名叫李從義。”成功道:“你此刻所講的桀犬吠堯是講哪個?”兩人才曉得是講這事,王德凱便答道:“小的是講鄉裏人李進忠。”成功道:“他此刻在陳錦那邊做什麼?”李從義道:“他做陳錦的內史。”成功道:“你能叫他刺殺陳錦嗎?”兩人齊道:“不能。”成功發怒道:“你既不能,如何起先講本帥如肯出厚賞,他必定斬陳錦的首級?”二人忙道:“小的是講元帥若叫人厚賞去誘他,他必定肯的;若要小的去,小的不敢誤事,實是不能。”成功點頭道:“既如此,我自有法。”遂即吩咐人去把鄧飛鵬、劉戎萬二人叫了來,吩咐了一番,和李從義、王德凱二人都作清兵的打扮。到了次日,成功故意叫幾百人到東門討戰。陳錦看見,便也叫人出城迎敵,戰不幾合,兩麵伏兵齊起,想要搶城。陳錦忙叫鳴金收軍,清兵看見敵兵要來搶城,早已飛跑過吊橋,入城去了。陳錦心下孤疑道:“今天攻城,必有別故,不然就要奪城時,哪有這等笨法?鄭成功知兵的,必不肯弄這笑話。或者有奸細要入城,乘此混進也未可知。”當下叫人分四門日夜輪流看守盤查奸細去。再一想道:“他既從東門入來,或者東門一帶有人內應也講不來,這一處不可不加慎一點。”遂派內史李進忠巡查東門。卻說李進忠得令,當夜來到東門各處巡查,正好遇著王德凱等四人,李進忠道:“你如何來這裏?督帥叫我盤查奸細,正是你了。”李從義忙把袖口一拉,拉到偏僻的地方,說了一遍。李進忠大喜道:“都包在我身上,但街上不穩便,你們到我坐營中去吧。”四人答應了,到李進忠營中住下辦事,不提。

卻說成功仍舊每日攻城,一邊專等四人的消息;去了幾日,不見回音,心中煩悶。那日夜裏,正在獨坐,中軍官報進來道:“鄧將軍、劉將軍四人回來了。”成功大喜道:“還有別人沒有?”中軍官道:“另外還有一個。”

成功道:“傳進來吧。”說猶未了,鄧飛鵬等已進來了,行過了禮;然後叫李進忠也叩見過,把血淋淋的一顆首級獻上。成功看過不錯,然後問了詳細情由,曉得是李進忠引著鄧飛鵬、劉戎萬二人下手的。當下成功把眾人記了大功,賞了李進忠三千兩銀,向他道:“你的功勞本帥已經賞了,你殺主求榮之罪,你主人還未正你,等本帥替你主人正了吧。”說完喝聲:“推出斬首!”李進忠方欲置辯,早被行刑官拖出,一刀砍了,把首級獻過了。正是: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

到了次日,城中人曉得主帥被殺,登時大亂。成功又命人四麵攻城,架上幾十麵的雲梯、飛梯,兵馬就如潮一般湧了進來。諸將無主,豎了降旗。

城外屯兵聞知城破帥死,也不敢接戰,連夜逃走去了。成功也不追趕,便在域中歇兵安民。過了兩日,正想起兵,忽接了廈門來信,成功看時,是鴻逵的,便拆開一看,略雲:“日者清朝大學士洪承疇,承彼皇上之命,遣行人周冕齎詔議和,願割漳、泉、惠、潮四郡之地。汝意如何?速歸相商。”

成功看另外還有各大臣的信,大約講要待成功回來開議的話。成功看完,冷笑了兩聲。正是:人間何處容忠骨,大地無私造物天。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