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鵬道:“實對你說,我在此地也非得已。你不要迫我,我能獻城。”李有德道:“難以相信,限個時候來。”鄧飛鵬道:“三日之內。”李有德道:“可以,你去吧。”鄧飛鵬道:“我卻還要殺一陣呢。”李有德會意,當下提槍又戰了十餘合,鄧飛鵬大敗逃回。李有德這邊也鳴金收軍去了。
方丙回到城中,心中疑惑,到得晚上,便叫鄧飛鵬來問道:“你今天陣上和李有德打語,是說什麼?”鄧飛鵬道:“末將戰他不過,想用軟語勸他投降,他死不肯從,隻得罷了。”方丙道:“這且罷了。隻敵將驍勇,既不能降他,又不能勝他,如果明天再戰再敗時,卻如何是好?我看明天還是守城好,不要和他再戰了吧。”鄧飛鵬道:“末將看來,明天隻怕不是他來了。一則他今天辛苦,明天也要歇息;二則他是先鋒,隻管打頭陣,如今他頭陣既得了利去,明天自然要別人來了。但南澳勇將,末將曉得,隻有他一人。明天他若不來,正可報仇。古人雲:“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大人以為是嗎?”方丙點頭稱是。當下鄧飛鵬退了下來,便請了陳森、劉戎萬二人來商量獻城法子。二人也是心懷忠義,又素來大家心照的,所以一說就同商量定,寫了一封書信,捆在箭上。鄧飛鵬拿來插在箭壺中,借巡城為名,走到西北角上,映著月色,遠遠看見黑影數條,在護城河對岸來往。鄧飛鵬曉得是敵營的夜不收,卻假意說道:“對麵什麼東西,莫不是奸細吧?”眾人道:“這是敵營的夜不收,管他則甚。”鄧飛鵬道:“不可不防,你們且射他幾箭。”
眾人聽了,把箭向對岸射去,卻因弓力太弱,到護城河中都墜落了。鄧飛鵬道:“你們射不到,讓我自己來。”便叫跟人把自己雕弓取來,向壺中取出那枝箭,搭在弦上,覷準對岸,“颼”的一聲,直越護城河而過,自言自語道:“雖不射死,也嚇走他。”說著,自下城去了,不提。
卻說李有德當日戰勝之後,接著黃克功中隊把大營紮下,便把林彪解上。
黃克功將李有德記下一功,李有德又把鄧飛鵬投誠約定獻城的話說了一遍。
黃克功大喜道:“如此很好,此事如成,你又是一功了。”到得晚上,隻見夜不收把一枝帶信的箭送了上來。黃克功把信拆開一看,上寫道:“今日一戰,方丙已震君威名。來日可遣麵善而勇者來,待誘得彼上鉤時,無論如何鵬皆能令其不能入城;惟其逃路則貴主將不可不設伏,千萬千萬。”
黃克功看了大喜,便叫李有德來,把信給他看了,定下計策,各人分頭去了。到了次日,方丙披掛已畢,同得陳森等三人來到城上一看,隻見來討戰的是一員白麵將軍。方丙便向道:“此人是誰?本事如何?”劉戎萬等都曉得是守備蘇茂,本事厲害,卻故說道:“末將都不認得,隻怕是無名的將官吧。”方丙心想討便宜,便對眾人說道:“你們昨天都辛苦了,今天這個看我親自取他,你們隻要替我掠陣吧。”眾人答應著,心裏暗笑。當下把城門開了,放下吊橋,一彪人馬走到戰場上。方丙一馬當先搶到當地,兩邊對通過姓名,兩馬相交,刀槍並舉,陣後麵戰鼓擂得轟也似的響。原來方丙因昨日交戰情形,也疑鄧飛鵬,所以把他帶到陣上,誰曉得他眾人都是通同一氣的。當下戰了十餘合,方丙哪裏敵得過蘇茂?隻累得渾身是汗,遍體生津,心裏想走又走不出,無奈勉強再支持了十餘合,虛砍一刀,勒馬便走。蘇茂不舍,緊緊追著。看看來到自己陣前,鄧飛鵬早定下了計策,出兵時全是幾個人,手下的兵馬先已說明,到方丙逃回時,一聲令下,萬弩齊發。方丙叫聲:“不好,反了!”忙撥轉馬頭,望左邊便走。蘇茂也緊跟著追來。正走有半裏多路,隻見前麵一員大將立馬當先。方丙看時,不是別人,正是驍將李有德;心中一慌,被李有德一槍刺在左臂上,大叫:“痛煞我也!”“嘡啷啷”一聲,刀已跌落。被蘇茂趕上,把勒帶一提,捉過馬去,然後把手下幾十名兵勇殺散,奏凱回來,迎著大軍,一齊進城招降了。方丙手下的兵勇隨著陳森等三人進來,見過黃克功,慰諭了一番,把方丙、林彪兩人解到南澳。成功大喜,把二人都斬首。號令過,然後命陳大猷守南澳,自己領了一班文武大臣,往廈門一路而來。
到了次日,船抵廈門口,黃克功接了進去。大家見過之後,成功命陳森等三人暫且仍舊原職,不提。
過了兩日,成功便命人到演武廳上,設下了高皇帝神位,然後率領文武百官,都到廳上設盟立誓。在廳前豎起了前日的兩麵大旗,一麵寫“與敵致死”,一麵寫“殺父報仇”。咄,看官,鄭成功豎起這麵旗,豈不是大逆不道嗎?咳,不是,不是。大凡一個人都有一個誌,雖大小不同,而都一抱此誌便不可拆,所以有“匹夫不可奪誌”之言。但這誌中有大小,果然所誌者大,那小的便自然不要緊了點,所以說“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但說書的說這句話,看官可又要駁了:“君父大倫,如何可說小德?”這不是這樣。
君父大倫,若和別比較,自然無與為敵;若和社會比較起來,真是渺乎其小。
這緣故是君父乃一人私恩,社會係天下公義。成功抱了天下公義之誌,自然便一往無前了。區區君父,何足道哉!
閑話少提,卻說鄭成功率領眾文武百官,朝過了太祖高皇帝神位。成功開言道:“天下喪亂,帝室無主,諸君同是明朝舊臣,諒都心懷恢複。本帥也是世受國恩,力圖報效,不幸家父芝龍,忘恥投降;本帥雖然心痛,但迫於天下公義——”說到這裏,指著那麵旗道:“所以立此,以見本帥不私於父。”眾人稱謝。成功又道:“至於清人,是我仇敵,就本帥家裏也受其災,況有天下的大恥!所以那天立了兩麵白旗,試看本帥之心與諸君同否?所喜諸君也都深知本帥之心。今日諸君都在,願設一盟,同心合力,共圖恢複。社稷雖然無主,高皇帝神靈不遠,都鑒大家之心。”眾人一齊答應。成功把兩副盟書拿出來,眾人一齊寫名字,一張在神座前焚了,一張藏了起來。大家跪下立了誓,起來對作一揖,然後退出。正是:拚把頭顱爭社稷,流將頸血換蒼生。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