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發展靠農業科技的推動,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靠的是把大量高質量的科技出版物及時快速地送到農民手中並被農民學習掌握采用,這是出版行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出版科技圖書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

坦誠地說,農業科技出版物對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確實功不可沒。就拿舉世聞名的洛陽牡丹花卉來說,科學施肥、溫濕度的科學調節、花期的控製都廣泛應用了科技知識,否則,牡丹之花不會像今天這麼絢爛、光彩奪目。

金盾出版社的農業科技圖書之所以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關鍵是我們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對農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打造高質量的農業科技出版物。金盾社為保證農業科技圖書的高質量,從社領導到每一個編輯,每年都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到田間地頭,到鄉鎮村舍去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從而確定選題。選題確定後,再到農業院校和農科院所去約稿。為了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和方便使用,金盾社的農業科技圖書大部分都是價格低、單品種的小薄本,但本子薄並不等於知識含量低,我們是擠掉水分把“幹貨”送給農民。我們出版的農業科技圖書一般都是由農業院校和農科院所專家教授撰寫的,形象的說法是“大馬拉小車”。讓專家教授撰寫這樣的科普小冊,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開始時,他們也沒有太大的興趣。為提高專家教授撰稿的積極性,我們農業圖書編輯室的編輯,一般每年都要分兩次對他們進行走訪,向他們宣傳黨的富民政策,介紹農業科技圖書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目前我社已形成了“三農”圖書以農業專家教授為主體的作者隊伍,保證了我社農業科技圖書多品種、高質量的出版,也使我社在推進農業科技應用中起到了連結科研和應用的紐帶和橋梁的角色。

對出版農業科技圖書的高度責任感,還體現在對老版暢銷書的及時修訂上。有些圖書在出版時,反映的是當時的農業新技術和科研新成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些內容已經過時,需要通過修訂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否則就會失去科技圖書的先進性。為此我們本著對農民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在積極策劃新圖書選題的同時,抓緊對老版暢銷圖書的修訂工作。我社每年安排修訂的圖書一般都要占全年新圖書選題的五分之一左右,從而保證了這些圖書常出常新。金盾的農業科技圖書不但受到農民的歡迎,其內容的高質量也受到農業院校和農科院所專家的稱讚。

曆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我們在出版工作中注意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我國西部地區和偏遠山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迫切需要加強科學技術力量的支持。為此,這些年來,我們出版了一批供這些偏遠地區特殊需要的農業科技圖書。這類圖書受地域限製,發行量有限,我們明知道這些圖書出版後可能會賠錢,但考慮到這些地區農牧民的需要,還是堅持賠錢出版。這些年來,我們出版這類圖書近百種,如果單從經濟利益考慮,出版這類書是不值得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圖書有利於當地經濟的發展,支援了西部建設,出版社以小的付出換取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是值得的。進而從政治上看,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這些欠發達地區的關心和愛護,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其社會效益更遠遠高於它的經濟效益。

除此以外,為了使出版工作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們還積極主動搞好“三農”圖書的無償捐贈活動。從1995年開始,我社選擇部分比較貧困的鄉村辦起了60多個“金盾農村圖書室”,每年為這些圖書室捐贈的圖書都達幾十萬碼洋,這些建立圖書室的村鎮,成為當地農民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的重要場所,農民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農副業生產,有的村鎮已成為當地科技致富的樣板。另外,我們為支援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的建設,近兩年主動捐贈300多萬碼洋的圖書,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好評。廣大農民朋友通過學習創造財富,讀書改變其生活乃至他們的命運。

出版是一個神聖的行業,擔負著傳播先進文化和先進科學技術的重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推動力量。25年來,我們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信念,服從大局,莊嚴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在科技興農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上級也給了我們很高的榮譽,我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忠於職守,不辱使命,為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為先進科學技術的傳播,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繼續努力,再創佳績。

(原載《中國出版》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