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T架構悄然演變(1 / 1)

IT架構悄然演變

技術趨勢

作者:鄒大斌

“電信級機房”常常被一些企業用來描述自己的數據中心建設和管理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電信企業機房建設和管理的高水平,其在IT領域的標杆作用由此可見一斑。而近幾年來,電信行業在IT架構的建設上正在悄悄發生變化,比如,大膽選擇x86平台來簡化IT係統,將核心係統向虛擬化平台遷移,並逐步建起自己的“雲”,而推動這些變化的主要動力則是要提高IT靈活性、降低IT總成本。

湖北聯通IT係統的演進就頗有代表性。湖北聯通的核心BSS係統從聯通創建至今一直沿襲著傳統的架構模式:Unix小機加高端存儲陣列。為了滿足業務增長需求每年不斷地擴容改造,但在當前架構下的擴容總是屬於被動地滿足應用升級的需求,即便如此,依然會在高峰時感覺緊張。

在雲計算浪潮襲來,湖北聯通注意到雲計算的優勢開始嚐新求變。湖北聯通從2010年開始探索雲架構,去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對整體係統平台和應用進行了充分改造,初步構建了基於IaaS架構的BSS核心係統。同時,湖北聯通還做了一個大膽嚐試,基於x86服務器加開源kvm構建資源池來支持其Web業務。

湖北聯通的這段經曆其實江西電信也經曆過。作為中國電信最早進行雲計算項目試點之一,江西電信在更早些時候就已經建起了一個有2台大型主機、數十台x86服務器構成的IaaS雲,在這個雲平台上,江西電信建起了橫跨三個數據中心的兩朵雲(即公共雲和業務雲)。

江西電信雲計算項目主要負責人柳立峰博士告訴本報記者,其嚐試雲計算的一個目的,解決服務器和存儲設備利用率低的問題,提高IT係統靈活性,另一個更長遠的目的是為電信企業找到新的“錢途”。“比如,手機搜索、計算資源出租以及一些智能化應用等新業務形式都需要雲計算平台來支撐。”他說。

江西電信和湖北聯通商在IT建設上的這些變化正是整個電信運營IT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雲計算以及以通用服務器取代傳統高端小機成為很多電信運營商和大型企業非常關注的話題,而敏感的IT廠商顯然已經注意到這種變化,推出了自己對應的服務和解決方案。

“今年1月份,我們發布了Symantec 4.0戰略,其核心之一是我們會把自己的技術重新整合來去推動整個的IT架構的變革,即推動IT行業從傳統的IT架構向雲計算、移動化等新的IT架構遷移。”賽門鐵克大中華區技術支持部總監李剛告訴計算機世界記者。

很顯然,在移動化、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推動下,IT行業向一個全新的架構演變:移動終端成為用戶訪問企業信息重要的信息入口,改變了很多新的業務模式,直接推動IT係統的變化;大數據係統的出現使得原來的架構成本太高、靈活性不夠的弱點越來越明顯。在這種背景之下,人們開始探索新的解決方案,而像x86服務器、通用的存儲設備等通用硬件和開源軟件由於成本優勢,也開始進入規劃者的視野。

“x86的生態環境跟傳統的Unix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在遷移過程中也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在線更換、自由擴展以及安全等。另外,相比較小機廠商(如HP、 IBM等)在數據中心的管理上會提供比較完整的管理工具,現在的x86平台還有很大不足。”李剛說,“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用戶,使其在x86平台上具有和Unix平台一樣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實際上,Unix向x86平台遷移已經很明顯。根據IDC的市場報告,2013年一季度服務器出貨量為190萬台,同比下降3.1%。而Unix服務器繼續急劇下滑,年度總收入下降35.9%,這是Unix服務器市場連續第七個季度業績下滑。基於這種大趨勢,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到推動Unix向x86平台遷移的陣營。種種跡象顯示,IT架構的變遷已經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