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群雄聚昆侖爭帝藥 060(2 / 2)

【鉤蛇】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商羊】一足鳥,招大雨。《說苑—辨物》有載。

【山蜘蛛】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南部新書》有載。

【南海蝴蝶】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嶺南異物誌》有載。

【鬼車】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為個例)《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有載。

【三角獸】傳說中瑞祥之獸名。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帝王儀衛有繪其像之旗。《元史——輿服誌二》:“三角獸旗,赤質,赤火焰腳,繪獸,其首類白澤,綠發,三角,青質,白腹,跋尾綠色。”

【角端】傳說中祥瑞之獸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萬八千裏,通曉四方語言。其說始見於漢。《宋書—符瑞誌下》:“角端者,日行萬八千裏,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

【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

【椒圖】形狀像螺蚌,好閉口,它的形象常被雕在大門的輔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受到外物琴犯,總將殼口緊閉,人們將它用於大門上,取緊閉之意,以求安全。

【睚眥】相貌似豺,好醒殺,經常被吊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嚐,睚眥之必報。“

【嘲諷】龍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險,飛簷走壁,負責警衛工作。房屋殿角經常裝飾這種獸的形象。

【螭吻】相傳是龍的兒子,所謂龍生九子,螭吻為其中之一。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說虯尾是水精,噴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狻猊】獅子的別稱,所以形狀像獅子,好煙火。又好坐,經常被裝飾在香爐上。

【狴犴】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氐人族】傳說是炎帝後裔,所有記載都出自《山海經》。《山海經—海內南經》稱“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麵而魚身,無足。”不過很明顯,天之痕裏麵氐人族是在建木的東北,這個令人有一大滴冷汗。《大荒西經》則說炎帝的孫子靈恝生了互人,互人就是氐人,他們可以上下於天。始終難以理解他們是如何能做到上下於天,而且所謂人麵魚身,外貌更可能是人麵魚而不是人魚。

【年獸】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獨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獬豸】古代神裁製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隗知】(カイチ)中文名為隗知。樣子象羊,但是有一支很長的獨角。具有能分辯善惡的能力,會用角觸傷有罪的人。傳說中國古代法庭曾用隗知來斷案。傳到日本以後成為狛犬的一種,東京日本橋的守護石像即是。

【龍生九子】

壹椒圖

貳睚眥

叁嘲風

肆蒲牢

伍狻猊

陸贔屭

柒狴犴

捌負屭

玖螭吻/鴟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