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和西方國家在經濟社會背景、曆史文化、民族性格、生活方式、對心理問題和隱私問題的認識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中國企業在導入EAP時,絕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模式,而要根據中國社會文化背景,針對中國企業的特點選擇執行EAP的模式。
EAP的五種服務模式
EAP服務模式是指將服務對象所需要的服務通過一定的步驟和程序傳送到員工,使員工能夠順利接受服務。它與服務的提供者有著密切的關係,大多數員工幫助計劃主要的服務提供者是企業組織和由企業付費的外部服務提供者。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規模和目標的不同,EAP的服務模式通常可以分為五種:外設模式、內置模式、整合模式、共同委托模式和聯合模式。
1.外設模式
外設模式是企業將EAP項目外包,由外部具有心理或谘詢等專業背景的機構提供EAP服務。企業需要與提供EAP服務的機構簽訂合同,並安排1~2名EAP專員負責聯絡和配合。這種模式在企業員工人數不多的情況下比較適用。
外設模式的優點是:
(1)企業人力資源的耗費最少,企業隻需要支付一定的報酬就可以得到全套的EAP服務,而不需要消耗企業內部的人力。
(2)由於工作人員全部是第三方,員工在接受服務的時候更能得到個人隱私的安全性,保密性好。
(3)更加專業化,能夠為企業提供最新的信息與技術,贏得員工的信任。
(4)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獨立和最小限度的官僚化。
外設模式的缺點是:
(1)由於工作人員較少與公司管理層接觸,因此他們對於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相關事宜的了解有限,無法給予員工最直接的幫助。
(2)在給客戶付費後,外部機構的實際服務項目也許並不如前期許諾的那麼完備,項目執行和服務質量也可能不到位。
(3)外包的費用較高。
2.內置模式
內置模式是指企業自行設置EAP實施的專職部門,由內部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谘詢等專業背景的專職人員負責EAP項目的策劃和組織實施,為員工提供服務。內置模式的EAP可以放在企業的HR部門、工會,也可以獨立於所有部門,其幫助內容多以短期谘詢為主。“工會成員援助計劃”是內置模式中的常見形式,由企業工會通過成立專門機構,聘用專職人員,向員工提供直接或間接(發布相關信息或建立網絡平台)的援助服務。
內置模式的優點是:
(1)公司高層更關注EAP對組織需求的適應性,內置模式在此方麵顯示出更大的彈性。
(2)專職人員對公司獨特文化、潛在問題和員工特性有著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擬定方案更加富有針對性。
(3)比較容易調動公司的內部資源、人力和物力執行EAP項目。
(4)由企業內部機構和人員實施,更貼近和了解企業及員工的情況,因而能更及時有效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5)EAP項目的調整較容易契合公司的需求、政策及目標。
內置模式的缺點是:
(1)因為專職人員也是公司的員工,因此勢必需要確定保密性。如果員工認為EAP與管理層聯係得太緊密,他們就可能不會相信EAP。
(2)內置模式也需要非常謹慎地處理與其他組織部門之間的邊界關係,如人力資源、組織發展部,以防止越界問題。
(3)專職人員因為身處同樣的環境,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難免帶有主觀性。
(4)組織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資源、時間、精力來執行計劃。
在沒有實施經驗以及專業機構的指導和幫助下,企業要想立刻建立EAP內置模式,會很困難,所以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先實施EAP外設模式,最後建立內部的、長期的EAP內置模式。從服務成本和效果來說,2000人以上的企業較適宜設立EAP內置模式,但同時與外部EAP提供商共同協作為員工提供幫助計劃。
3.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也稱為內置、外設並舉模式,是指企業在原來已有內置模式的基礎之上,與外部其他專業服務機構合作,將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整合共同為員工提供EAP服務。這種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避免兩者的弊端。內部EAP主要負責搜集信息,關注企業和員工的動態,為外部EAP提供有價值的情報;協助外部EAP完成組織結構調整、組織文化氛圍建設等與組織機體相關的事項;評估EAP實施的結果,並將其及時有效地反饋給外部EAP。外部EAP最重要的職能在於提供“專業化”的服務,為員工提供培訓和心理服務,為組織員工提供專家式的建議。整合模式適用於中型企業。整合模式的缺點是最初的合作形式常常會出現一些兼容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