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猜謎訣竅(2 / 3)

例一:望西北一彎新月映三星(打字一)

解析:謎麵是一幅美麗的畫麵,但透過“畫麵”細審謎題,其中既有象形又有會意還有提示方位詞。據此可以確定,用拆字法和象形法去猜。“望西北”是什麼意思?原來是指“望”字的西北角即“亡”字,謎已先猜出了一半。“一彎新月”可用彎鉤筆畫象形扣合,“三星”可用三個點來象形,謎又猜出一半。整個組合之後,謎底“忘”字就準確地猜出來。

例二:奉先皇之命(打象棋名手一)

解析:謎麵像是某將官之語,語句直接明了,無法分解離合,可用會意法猜射。謎底似乎應由“王、君、令、旨意”等有關字詞。但用正扣、分扣手法均不能解出,用承啟、象形方法顯然又不合適,可考慮分扣猜射。將謎麵一分為二頓讀分解,以借代作扣合:“奉先”別解作三國人物呂布之字,可射“呂”;“皇之命”即“欽命”,可射“欽”。謎底“呂欽”順理成章而出。謎麵曲意別解,顯示了頓讀的妙用,突出了扣合的回互其辭。呂欽是象棋特級大師,多次獲得全國冠軍。

二、運用謎法試猜

麵對一條燈謎,需要充分理解謎麵意義(包括用“歧義”解釋),吃準謎目要求,多方聯想有關人事、詞語,詳細推敲扣合關係。有一則事例:鎮江射虎能手王正亮在青島“雙星杯”全國燈謎邀請賽上,見到一條朱色印章謎,謎麵是篆刻的“羽”字,要求猜一個電影片名。此謎按“常規”從“羽”之本義去聯想,先是一連串電影片名《翔》、《長空比翼》、《飛行交響曲》……在腦海中閃現,但都不盡如意。隨後想到帶有“羽”字的古人,於是漢將關羽、楚霸王項羽、茶神陸羽……又在眼前掠過,但仍無結果。再後如同算術除法中要進行試商一樣,開始搜索新的線索。猛然想到音樂中的五音“宮商角徵羽”,終於找到了突破口:“羽”在排序中為第五。當聯想至此時,他很熟悉的一部電影片名《火紅的第五樂章》躍然而出。以此檢驗謎目,“火紅的”扣合印章的朱色,“第五樂”別解作“第五位的樂符”扣合“羽”,“章”是印章謎所必需的附加字。謎底不惟如是,豈有其他?

猜謎時如果不好掌握識別謎體,可依據漢字音、形、義的可變性,從不同角度揣摩謎麵的隱喻,審度出適當的範圍,用各種方法逐次試猜。

例一:保修(打三字口語一)

解析:直觀謎目當即排除象形法猜射,可考慮會意法。“保修”本義指商家或廠家對售出的產品在一定期限內可免費修理,又指對車輛的保養維修。根據這些意義,用同義的字詞“精練組合”來試猜謎底。攏意結果扣合不上謎目要求,可再用分扣法試猜,即把謎麵頓開而分別會意。“保”可理解為“護”,“修”可理解為“理”,組合為“護理”,顯然不是謎目所要求的口語。再審視,“修”又可理解為“長”(修長),與“護”合成為“護長”,其結果既不符合謎目,也沒有這麼個詞彙。然而思路不可斷,可把這個詞別解作“保護長的”,於是用反扣法最後猜出“不護短”,這正好是謎目所要求的三字口語,謎底由此推演而出。

例二:平凹(打四字工程名詞一)

解析:謎麵首先給人的感覺,是當代作家賈平凹的姓名隱去“賈”字。由此線索聯想“賈、作家、陝西人”等字詞,結果無從得見有關工程名詞,不能符合謎目的要求。隨後從“平凹”這一詞彙的本義“平複,整修坑窪”去思索相關的詞句,依然猜不出來。再後可考慮用分扣法試猜。“平”字可理解為“平整”,“凹”字意思按辭書上所說為“低於四周,跟凸相對”,分扣組合可猜出“修複坑陷”,仍是不合乎謎目要求。思路不對,當須用另一法門來猜。再審度“凹”字時發現,這個字結構特殊,可適用象形變化入謎。“凹”字恰似塌陷了的方塊,聯係“平”字有“修複”的意義,於是謎底“修複塌方”即可猜出。

三、抓準謎眼突破

在兩個字以上的謎麵中,常有一個或幾個字,或顯或隱有著點睛之妙,這就是“謎眼”。猜謎時隻要抓準謎眼,恰如按圖索驥,必能揭破虎皮。

常規性的謎眼就是謎麵中關鍵字,是顯露在謎麵中較少歧義的中心字詞,類似語法中的主語,叫做主眼;另有起提示作用的字詞,如同語法的謂語、副詞,叫做輔眼。輔眼的字往往多音、多義、可變性大,不易捕捉,其作用有時比主眼還重要。主眼輔眼,恰似兩點,主眼連輔眼,兩點成一線。所以隻要抓準眼,也就是找到猜謎的線索,循其而進,即可猜出謎底。如:風裏行,要小心(打電影演員名一)謎底“趙慎之”。“風裏”是主眼好識別,意指“風”字中間的“×”;“行”是多音多義字,是輔眼,須對其多方揣摩。當取其“走”義時,“風裏行”別解作“風”字中間(×)與“行”(走)組合射出“趙”,“要小心”會意射出“慎之”。

謎眼大都在謎麵中出現且略顯隱晦,可從謎麵文義的習慣關聯、成句的變通或避字中尋出。如:舉棋難定(打七字口語一)謎底“不知怎麼著才好”。常言說“舉棋不定”,現在謎麵將“不”換成“難”,似乎有悖於習慣說法,看來是作者為避免“露春”不得已而為之。謎麵變換字詞,線索反而明顯,可推定“難”即謎眼,謎底十有八九有“不”字。再把下棋與著法相聯係,推敲謎麵文義加以深化推理,當可中鵠。

更為隱晦的謎眼不在謎麵直接顯現,撲朔迷離,似隱似現,可以通過與謎麵有關的人物、背景、環境等方麵搜尋到,正可謂“眼在謎麵外,又在情理中”。如:“千杯萬盞會應酬”(打唐代詩人連詩目一)謎底“李白《長幹行》”。謎底攏意別解作:李玉和說“長時間幹杯,行”。假若不知道謎麵是現代京劇《紅燈記》中李玉和的唱詞,不懂得謎麵加引號隱射“言談話語”,不熟悉唐代詩人及其作品,那就無論如何也猜不出謎底。這條謎的謎眼在哪兒?隻要搜尋到“李白”(別解作“李玉和說”),即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