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
新品初評
作者:王欣
作為Think的忠實粉絲,前不久我受邀為即將發布的ThinkPad S3 Yoga拍了倒計時宣傳照,我還記得這款產品有著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口號——你本該更出色。雖然由此能夠簡單判斷出這款新品在外觀設計上一定與之前的Think產品有一定區別,但實際拿到測試樣機時依舊給了我“出乎意料”的感覺。
不知道如此大膽的改變會不會讓S3 Yoga承受來自粉絲們的壓力,與沿襲了20多年的黑色外觀相比,通體銀色的設計著實讓這款產品顯得與眾不同,如果不是外表麵那明顯的金屬logo,恐怕大多數消費者都會認為這是ideapad而非ThinkPad——這種聯想並非空穴來風,考慮到剛上市不久的Yoga 3 Pro,你很難不將它們聯係在一起不是麼。
作為一款有著14英寸屏幕的產品,ThinkPad S3 Yoga的裸機重量接近2公斤,在現如今的輕薄型產品標準看來,這一數字真的不會讓人那麼動心。但不要忘記無論做出何種改變,Think的宗旨依舊是提供卓越的使用體驗,包括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內,因此即便是S3 Yoga也有著諸如防滾架之類的設計,畢竟與設備本身相比,用戶的個人信息和數據才是更重要的——改變並不意味著拋棄所有,這種不忘初衷,沿襲自身優勢的同時順應發展自我革新的行為無疑值得稱讚。請不要忘記Think品牌定位的大方向依舊是商務,隻不過隨著商用和消費類產品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個性化商務已經成為另一種發展方向了,而S3 Yoga正是這種趨勢下的產品。
與上一代ThinkPad S1 Yoga相同的設計在於那神奇的升降式鍵盤,當屏幕翻轉到270度之後,鍵盤會自動下降到與掌托齊平的狀態並自動鎖定,從而更有利於平板的使用模式;而與上一代不同之處在於,S3 Yoga改良了轉軸,現在它真的可以像經典的ThinkPad那樣打開至180度了,且屏幕阻尼依舊適中,這也是Think產品一貫的過人之處。
我不想再花費文字用於描述ThinkPad S3 Yoga預裝的軟件,因為它與其他Think產品一樣,從係統設置到軟件應用甚至快捷操作都考慮的相當周到,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諸如屏幕按鍵提示、Fn+空格開啟鍵盤背景光、通過PowerManager設置電源使用方案等無一遺漏。隻是在這裏我真的還是要抱怨一句:那實際使用體驗並不怎麼好的一體化觸摸板和指點杆何時才能回歸至以前的設計?
包括一個可充電USB 3.0接口、兩個USB 3.0接口、HDMI、讀卡器在內的擴展接口保證了日常使用,如果你覺得還不夠的話,那麼通過One Link可連接擴展塢站。Think為S3 Yoga提供了多種配置可選,我們測試的產品基於Intel Core i7處理器、有著512GB的固態硬盤和8GB內存,如此的組合讓其響應速度無可挑剔。當然,如果資金有限的話,那麼配置低一些的型號也能提供不錯的使用體驗——對Think品牌,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