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童年(以及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別是在人間、我的大學) 357 我的戰場(2 / 2)

按照向導們的說法,光明之劍武裝修會最後那座修道院要塞的周圍,一共有八個村子,每個村莊旁邊都有一座木堡。

那些木堡不大,卻擁有完整的防護體係。

外層的壕溝,壕溝底下和內壁上的尖樁,壕溝保護下半人高的土壘,土壘上一人高的木牆,木牆上防箭的擋板,以及重重保護下的兩層木堡。

在這些東西的保護下,隻要七八個青壯,帶上足夠的弓箭,就可以輕易幹掉三五倍數量的進攻者。

如果遭到進攻,那些村民就會敲響警鍾,放棄村子,全部躲進木堡的圍牆後。然後,在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的情況下還想迅速破城,不死上個三五十人恐怕是做不到的。

而一旦吝惜士兵的性命,將戰爭變成曠日持久的圍城戰,不但裏麵的村民可以靠著木堡裏的水井和糧倉堅持,周邊的村鎮也將得到充分的時間集合軍隊前來救援。

麵對這樣的防禦工事,文德國王居然還能在很短的時間裏攻城拔寨,大概隻能說人多,頭鐵。

至於我,我當然不會這麼蠢。無論是正麵強攻木堡,還是和聖劍團的主力拚命,都不是我的目的。或者說,至少在我把我的軍隊武裝和鍛煉到一定程度之前,不是我的目的。

另外一片戰場,則是被聖劍團征服的文德人的土地。

單純從地形上講,文德人的土地更適合我的隊伍。畢竟文德人的村子周圍沒有木堡,他們的村子往往也離森林更近。

雖然聖劍團在征服了這些村鎮後,為了確立在當地的統治,必然會在引進本國移民和向文德人傳教之外在當地修建木堡,但那也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他們已經引進移民,卻還沒有建造好木堡的現在,正是偷雞的大好機會。

不過,這個時節也是這片土地最危險的時候。為了征服文德人,聖劍團的主力肯定也在這一帶活躍,要是一不小心撞上了……

因此,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我還是覺得到聖劍團的腹地去欺負那些木堡保護下的農民更安全。

打定主意,我就開始安排作戰計劃。

兩百名奴隸兵雖然擅長陣戰,卻沒接受過森林戰,在接下來的行軍中處於受保護的地位,主要負責攜帶包括但不限於戰利品的物資。

負責在兩翼保護他們的,則是同樣數量的突擊兵。雖然雙手戰棍其實不太適合用於林中纏鬥,但考慮到我們目前的實力,他們的主要作用其實是警戒,以及為奴隸兵的結陣爭取時間。當然,我肯定不會把這一點告訴他們。

最後的七十三名誌願兵則被分成了四隻偵查隊,負責散開在主力的周圍探路。

對於他們,我的要求就更簡單了。他們隻需要在主力的四個方向上散開,跟隨主力一起行動就可以。

唯一額外的要求就是,無論發現了村鎮還是隊伍,都不得驚動對方,並且要盡快弄明白對方的身份、規模,然後回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