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赦和膺、白娜、圖秀他們商議好,還是慢慢走回去,定下比來時行軍還稍慢一些的速度來走。這樣,就能更有氣勢,還能為鶺鴒那邊迎接他們凱旋騰出更多的時間。
事實是——鶺鴒這邊也是真忙啊——自從劾赦釋放爆炎之哀傷、在天空留下紅綢開始,維綸就忙於和各地溝通,溫加飽一邊協助他一邊還加緊布置。之後更是緊接著就接到討伐勝利的消息,他們鬆了一口氣,溫加飽讓敲鍾慶祝,市民們開始狂歡。
歡慶是應該的。但是歡慶之後還是要收拾的。
這是一個有八十萬平方公裏的中等城市,它的流動人口較多,還是比較難以管理的。它分為內城區和外城區,內城區的總人口約為五十萬人,外城區總計能達到六十三萬。流動人口及非常住人口總數約達到五十多萬。之所以這麼多流動人口還能管理好,虧得是鶺鴒市政府和鶺鴒商會通力合作,以及曆史沿革下的建設格局把握得好。
外城區,也可以被理解為郊區。劾赦就是住在“南外城區”的“河畔區”,那是一個左有豐河右有淅河,一地架兩港的港口區。有交通貨運功能,但是長久以來還是並沒有擔負經濟發展義務,所以這個區還是很靜謐的。交通便利但是還很安靜。這也是劾赦能夠被父母“藏於鬧市”的原因。
阿爾莫對鶺鴒的流動人口的了解比溫加飽還熟悉,但是他還是不知道劾赦的存在,連一點概念都沒有。白打的庇護是一個原因,劾赦父母隱藏得好,把孩子藏在“燈下黑”裏麵,這還是另一個原因。
東外城區緊鄰淅河,而且地方狹長並不寬綽,被稱為“臨河窄巷”,這個地方才是流動人口密集交流、娛樂、生產生活的主要聚集地。就是因為地帶狹長還臨河,所以住家建築往往都是沒經過市政規劃和批準就被建立起來了,就好像一片狹長的開闊地,是易守難攻的。防守的話,還是麵積越小越好,它臨河,還狹長,自然是很難管得住。還好,最近一百年,鶺鴒市政府對於這個區的管理是越來越得心應手了。“鶺鴒市政銀行”和隸屬於鶺鴒商會的“聯運通行”在這還逐漸開設起了五家銀行門麵,兩大三小,鶺鴒市政一大兩小,聯運通行一大一小。這些銀行門麵讓居民能夠進行信用兌換和儲蓄,這對於鶺鴒市政府在這個區樹立威信還是決定性的。
臨河窄巷就好像是在家裏突然出現的孤島,這些銀行就等於鶺鴒在孤島之中紮下的根,作為城邦,和人們建立金融上的聯係,就等於建立了信用上的互通,其他事情就好組織管理了。
西外城區是“新城區”,是鶺鴒市經過認真市政規劃所拓展的“秩序化新城”。城區建設是分批進行的,而且重點建設了基礎設施,它和內陸相聯,延伸向鶺鴒市西北的高地草原帶,有著更多的可能性,所以鶺鴒市的大部分資源都用來對它進行著力建設。經過三十年的建設,也才拓展出二十萬平方公裏,入籍程序還是極為嚴格的,大原則是——可以來往做生意、開店,但是嚴查流動人口。它建起了臨時鐵絲圍欄,為的還是禁止外人潛入私搭亂建。常備公安力量都是很有力的,經驗僅次於老城區,但是活動能力強於老城區。一共建立了四個“內城哨所”,一個“長哨所”三個“分哨所”。區劃很嚴格。這裏的社區管理也有五十六個“社區事務站”,每個站都有20到30名工作人員進行協調並建檔、向上級彙報,遇到大事有越級彙報的義務。所以,不但安定,還讓鶺鴒市政府對新城區的事情掌握得巨細靡遺。
北外城區是“校場區”,那是“武裝區”。
校場區是為傭兵和流動武裝人員準備的專門區域。有酒館、妓院、旅館、武器店,還有校場、跑馬場、演武場。校場在校場區的最北,就是對茂龍進行討伐的討伐軍開誓師大會的地方。這個區有各種武裝及情報的交易人員,也有傭兵、法師、流浪武裝者,總之,上過戰場的人不少,但是會打仗的人大概還是不多。若克大陸的戰爭在近七十年幾乎就沒有,很少發生武裝衝突。但是為了容納這些近乎於流氓的人員,還是開設了“校場區”。這樣,市內的秩序就能得到很好地保障。這個區的人口通常在三千人上下,它對於連堡大陸群的武裝人員來說還是挺有名的。這裏秩序很好,而且情報往往比較準確。雖然鶺鴒的商業情報居多,但是事事都是相關的,各個渠道都是相聯的,在這往往能夠得到不同於其他方麵的情報和給予其他看法所傳播的情況。這還是很獨特、很難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