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黃巾中竟有趙弘這樣有韌性的將領!
但是他死了,剩下的黃巾還能在我手下撐多長時間?
祝你們好運!
朱懏下令擴大防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觀望城內。接著朱懏軍命令手下的兵士擊鼓,擺出一副要從西南方向攻擊的樣子,順利引開黃巾主力。而朱懏本人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東北方向殺向黃巾的大後方,順利的殺入城內。中計的韓忠隻得帶著殘兵敗將退守內城。
被打的潰不成軍的黃巾再也堅持不住了。他們決定向城外的漢軍投降!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等人都認為可以接受他們的投降,畢竟要想徹底的擊殺他們還是很困難的,不知要消耗己方多少兵力。
什麼?想投降?我絕對不答應!
朱懏斷然拒絕!
是因為屢次在黃巾手中碰壁,所以朱懏才不接受黃巾的投降嗎?
不,朱懏沒有那麼小心眼,自己的麵子和手下將士的性命哪個重,他還是掂得清的。
之所以非要徹底剿滅黃巾的原因是,朱懏擔心如果黃巾隻要願意投降就能逃得一命,那樣會給百姓一種錯誤的理解。隻要有利可圖隨時都可以扯起造反的大旗,反正就算是最後失敗了,一投降自己啥時就沒有了。如果現在開了這個先例,那天下還不得徹底亂了套。
既然犯了錯誤就必須受到懲罰,一句對不起就想了結所有的懲罰?哪有這麼好的事!
上吧,士兵們。殺光他們!
但是一連幾天的猛攻不但沒有衝破內城,反而讓朱懏的士卒折損不少。
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城中的殘兵士氣大挫,怎麼還如此頑強?
簡單,因為沒有生路。怎麼樣都得死,現在拚死的反抗還能多活幾日,若是放棄怕是連一日都撐不住!
很快朱懏就發現了遲遲不能取勝的原因,三麵進攻故意讓人留下一麵。果不其然,城中的黃巾放棄防禦,一個個拚了命的往外跑。朱懏趁勢在後追擊韓忠數十裏,斬殺萬多人,大破黃巾。
韓忠投降,秦頡一向與韓忠不和,便將他殺死。這舉動反令黃巾軍不安,又推孫夏為帥屯兵宛中城。朱雋再次急攻,於11月癸巳日,孫夏敗走,漢軍追至西鄂精山,又被大破,斬殺孫夏及萬多人,黃巾軍解散,平定宛城一帶。
我成功了!
我真的可以!
看著戰場上數不盡的黃巾屍首,朱懏跪在地上無聲的顫抖,不是因為這無數的性命就這樣隕落而感慨,不是因為立下不世之功而激動不已,隻是因為他終於證明了自己!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185年春天,班師回京。
臨行前,朱懏回望這塊土地。
黃巾,我與你。
你讓一直以來在戰場無往不利的我第一次栽了跟頭。
也是你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用兵之道。
是你讓我知道,一個男人怎樣才能從失敗中再站起來!
是你讓我知道,隻有不懼失敗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再見,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