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後天生麗質,傾國傾城,年近五十仍然攝取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三魂六魄。蕭皇後出生時占卜奇人袁天罡曾為她算得一卦,最後得出八字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而她此後的人生也印證了這八個字。她13歲便作了晉王妃,曆經了隋煬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千般滄桑、萬種風流全溶進了她幾十年的生命曆程。
蕭皇後出生那年,北周楊堅接受靜帝禪位作了隋文帝。之後隋文帝的二兒子晉王楊廣在平陳戰爭中功績顯赫,為了表彰他,文帝給他加官晉爵並下詔天下名門世家將家中未出嫁女兒的生辰八字呈報朝廷以便為年方21歲的楊廣選妃。
誰知挑來選去唯獨剛滿9歲的蕭氏女的八字與楊廣的相合,於是就選定了她,正所謂: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楊廣原駐守揚州,在進京朝覲時初見蕭氏楚楚動人,楊廣激動不已,一入朝便迫不及待地與她完婚,這時,楊廣25歲,新娘才剛滿13歲。
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洞房花燭夜楊廣心花怒放,因為除了抱得美人歸,更讓他高興的是蕭妃的那卦“母儀天下”!既然如此,那他不就是皇帝嗎?可惜他聽話隻聽前半句卻忽略了後麵那句“命帶桃花”。
也許蕭妃正是楊廣命中注定的希望之星,原本對皇位不抱任何幻想的楊廣居然運從天降,適值此時太子楊廣的大哥楊勇因過於寵幸偏房雲昭儀致使太子妃元氏上吊,其父楊堅和母後獨孤迦羅一怒之下廢掉楊勇的太子之位。楊廣趁虛而入在父皇母後麵前極盡諂媚之辭,蕭妃也竭力配合,終在小兩口成婚7年之後順利獲得太子與太子妃之位。起初楊廣在母親麵前極力裝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樣子,還有意作出疏遠蕭妃專心政務的姿態;聰明識體的蕭妃也一本正經地與他配合著表演雙簧,還不時到獨孤皇後那裏哭訴楊廣隻顧政務冷落了自己,他們夫妻的一唱一和終於打動了獨孤皇後的心,一氣之下就廢除楊勇太子之位,把楊廣推上了太子寶座。這時距離楊廣與蕭妃完婚已經7年了,也就是說,這對頗有心計的小夫妻,在母親獨孤皇後前麵整整演了7年的苦情戲。
楊廣登太子位一年後,獨孤皇後因病而死。隨後,楊廣便逐個除掉對手登基史稱隋煬帝。高枕無憂之後,隋煬帝開始留戀聲色犬馬無心理朝。他一麵下詔廣征天下美女,一麵派遣大將宇文總管營建東都洛陽,先建顯仁宮,後修西苑,廣泛搜羅海內外奇材異石、佳木珍草充實其中,等安置好美女後,他便可以在那裏盡享人間樂趣了。
注重了房事,自然就會疏忽國事。楊廣在位的十幾年間雖然征服了無數美女,卻沒有征服李淵等幾個美男。在他第三次遊興揚州之時,天下已經大亂。李淵、李密、竇建德等人紛紛舉兵,心灰意冷的楊廣決定遷都南京,不再回北方。這時,窺視皇位和蕭皇後已久的宇文化及率領禁軍造反,他首先率兵進入離宮,將剛過50歲的隋煬帝在寢殿西閣縊殺。
宇文化及早就對蕭皇後心存暗戀,幹掉楊廣之後,立即以她的兒子性命作為要挾,逼她做了自己的偏房。
這時,在中原一帶起兵的竇建德,節節勝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擋不及,一敗再敗,最後帶著蕭皇後退守魏縣,並自立為許帝,改稱蕭皇後為淑妃。
不久,魏縣又被攻破,他倉皇退往聊城,竇建德率軍一路追擊,最後攻下聊城,殺死了宇文化及。
作為勝利者的竇建德除了收繳宇文化及的金銀珠寶,還收繳了魅力不減的蕭皇後。雖說已經做了兩次寡婦,失去了兩任丈夫,但是蕭皇後的美豔姿容和高貴氣質依然不減。
從此竇建德縱情於聲色之娛,忘記了逐鹿中原的初衷。
無奈竇建德有個醋缸級的原配夫人曹大嫂,她常在他們兩人黑燈瞎火“共赴巫山”的時候,突然頂著超大號燈泡冒出來撒潑發怒、插科打諢,弄得竇建德大失情趣。
這時北方突厥人的勢力迅猛地發展起來,大有直逼中原之勢。原來遠嫁給突厥可汗和親的隋煬帝的妹妹、蕭皇後的小姑義成公主,聽到李淵已在長安稱帝,又打聽到蕭皇後的下落,就派使者來到樂壽迎接蕭皇後,竇建德不敢與突厥人正麵對抗,隻好乖乖地把蕭皇後及皇族的人交給來使。
蕭皇後在幾番轉折後,不想居然會移民到國外——突厥。天生麗質難自棄,顛沛流離不枉情。
在國外,她的魅力依然是把無往不勝的利劍,一舉戳穿了突厥父子兩代元首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的心。
時勢至此,命運已經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當初就預言她命帶桃花,在劫難逃,那也就隻有聽天由命吧!無可奈何中,蕭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後變成了番王的愛妃。
後來,老番王死了,由頡利可汗繼位,按突厥人的風俗,蕭皇後又被新任番王接手。
十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大將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蕭皇後。這時蕭皇後已是四十八歲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三歲,但蕭皇後入朝時,李世民見她雲髻高聳,霧鬢低垂,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美眸流盼,儀態萬千,完全沒有年事已高而應有的老態,比一般的少女還多一份獨到的成熟誘人的風韻,才華蓋世的李世民不禁為之心旌搖曳;再加上蕭氏飽經離亂而孕育出來的楚楚可憐的情態,更加令人由憫惜而生愛意。或許是李世民從小就缺少母愛的緣故,蕭皇後卻讓他感受到了慈母般的溫馨,他顧不得年齡的懸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評,他毅然決然的將蕭皇後封為昭容,轉了一大圈回來,蕭皇後又成了大唐天子的愛姬。
為了歡迎蕭皇後來到宮中,李世民破格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歡迎她,四處張掛著華麗的宮燈,歌女舞姬們獻上輕歌曼舞,桌上堆滿山珍海味,唐太宗以為這種場麵已經夠豪奢了,驕傲的問身旁的蕭昭容,“卿以為眼前場麵與隋宮相比如何?”
其實,眼下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差的很遠,隋宮夜宴時並不點燈,而是在廊下懸掛120顆直徑數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設火焰山數十座,焚燒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晝,又有異香繞梁,如入仙境,每晚燒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車。對此,蕭昭容不便明說,隻是平靜地回答:“陛下乃開基立業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話中的含義,深為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了。
就這樣,蕭皇後在唐宮中度過了18年平靜的歲月,67歲才壽終正寢。
綜觀蕭皇後的一生,真可謂曆盡千般滄桑,展盡萬種風流。
一個女人,竟被6個皇帝瘋搶了60年,在她的一生中享盡了榮華富貴也曆盡了滄桑劫難。不說她風流至極,卻也可說她福氣不淺:從13歲嫁為隋朝晉王妃開始,曆經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和李世民等6位丈夫,在這其中,誰經曆了誰,誰玩了誰,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