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時我們並不是找不到更好的,而是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心上,原來那個曾經我們不在意的人或事早已在心裏根深蒂固,自己卻渾然不知還翹首期待更好直到失去才後悔莫及。
我的同學告訴我,有個女孩追了他好幾年他都沒有心動,總覺得人家不太漂亮,再者他以事業為重,心想著或許等賺了錢會遇到更漂亮的。最後那個女孩放棄追求轉而嫁了人。他參加了婚禮,可婚禮現場他卻不太自在,這時他才發現這個女孩其實挺漂亮的,而當交換戒指時,他心裏咯噔了一下隱隱作痛。後來他也結婚了,新娘子模樣還行,家境也門當戶對,但原來那個女孩給他的感覺卻找不到了。
我們用“活在當下”來勸誡自己放下,可很多時候,總有一些情愫在心裏揮之不去,難以忘懷。如果沒有錯過,又有什麼是難以忘懷的?那些熬過歲月山河的人們才會期待平湖煙雨。
年輕的心動蕩彷徨,不知如何導演自己的人生,總以為最好的在前方,於是不惜錯過櫻花的燦爛芬芳,錯過玫瑰的激情昂揚,也許還有,還有……卻不知憐取眼前人。那些在心底生根發芽的感覺成了來不及的緣分伴隨著錦繡年華成了歲月的一抹憂傷,多少次紅了眼眶,最後原諒,隻好認為:錯過是合乎情理,順理成章的,如果有值得後悔的,也隻有往日的來不及珍惜彼此間的那短暫之美。
人生苦短,一切稍縱即逝,在許願時不見了流星,才知並非所有願望都許得下,圓得了。流年清淺,難留美好繾綣成永久,每一次揮手道別,都可能是訣別,每一聲歎息,都可能是最後的歎息。我們無幸擁有太多,時間也不會倒流,回頭去揀拾卻早已不在,因此請在此刻珍惜擁有。
做個柔軟的人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卻不知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要有尺,戲謔要有度。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一個人的寬容,來自一顆善待他人的心。一個人的涵養,來自一顆尊重他人的心。一個人的修為,來自一顆柔軟的心。舌頭是殺人不見血的龍泉劍!可好多人卻忘記了如何做一個柔軟的人。
新加坡的一則公益廣告告訴我們語言暴力的恐怖,有些人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的語言有多麼的傷人。隻言片語會中傷你最親的人,並且可能是無法修補的傷痛。
我們用一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學會閉嘴,生活中,我們對客人惠然肯來,對至親的人熟視無睹。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愛你等等的這些溫暖的話語,被棄如敝屣。於是我想:為什麼我們變的這樣不可一世。
埋沒在紅塵中的我們遺忘了自己的本來麵目。繁瑣的事務裏抬起頭,感到不快和沮喪,或感到目標變形,總喜歡說:原來的我可不是這樣。留住初心成為一種高貴的、有宗教感的追求,喪失初心卻成為一個人絕對不敢承認的事。與此同時,能留住初心的人卻越來越少。這開始讓人們經常性地沮喪。我們被瑣碎壓力折磨的劍拔弩張,卻不知親情是最溫暖的歸宿。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失落壓抑如影隨形,曆經陰影和創痛的人會積重難返,這種經曆讓人渾身充滿刀鋒般的戾氣,並不悅人。
縱然有大山般的厚重深沉,而對待親人也應河流般的清澈純淨,老子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途,柔弱者生之途。”意思是,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之後身體就變得僵硬了;所以堅強的東西是屬於死亡一類的,柔弱的東西才屬於生長的一類,凡事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凡事柔弱的反而居於上位。柔軟的人如微風似細雨,潤物細無聲,大善懷心,慈藹可親,不與他人爭世界卻能看穿人性與心。
因此,脫掉強人的外衣,柔,是一種“化幹戈為玉帛”的智慧;一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從容;一種“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氣量,它是人性中至純至善的一扇門,隻有從這扇門裏走出,才能在分歧與爭執中,找到心與心的契合點,最終實現人與人的和諧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做個柔軟的人,才是睿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