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一百零三章偉大的女皇陛下(9)(2 / 2)

沈輕寒歌喉清靈婉轉,意境非常。再加上《水調歌頭》這詞句曾曆經千年洗煉,依然毫不褪色,極其大氣、朗朗上口。又富著極深的哲理寓意,一時間大家極其安靜,整個場地隻有陸昊天的琴聲和沈輕寒的歌聲流淌。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陸昊熙輕輕念著沈輕寒剛剛唱過的詞,下意識地瞟了一眼高位中的笙歌,眸光複雜難言。

難道大哥也會覺得高處不勝寒嗎?

那孤家寡人的位子,可不正是高處不勝寒?

就在陸昊熙唏噓之間,李如嫻纖秀的手覆上了他微握的拳,暖意從手上傳至了心間,陸昊熙心中一暖,無論是廟堂之高也好,江湖之院也罷,哪怕他身在高處,也不會孤身一人。

陸昊熙回握住了李如嫻的手,頭腦中開始思索這次獻藝該如何壓過陸昊天一頭。

果然,一曲罷,台下掌聲雷動,笙歌也抬起手來拍了拍,全當是給陸昊天的鼓勵。

大家都嘴中都反複念叨著:“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交口稱讚道:“妙啊,妙啊!”

台下一片稱讚的叫好聲自然也落進了笙歌的耳中,她嘴角升起了一絲嘲意,開口稱讚道:“這詞意境極妙,太子太子妃有心了,當賞!”

陸昊天得意地瞟了一眼陸昊熙,隨後同沈輕寒一同站了起來,對著笙歌躬身道謝。

陸昊熙抬起酒杯,低頭抿了一口杯中的美酒,隻當沒有看見陸昊天的示威。

笙歌的目光落在了沈輕寒的身上,今日她一襲縷金挑線紗裙,整個人華貴中透著清麗,沈輕寒跟著陸昊天一同躬身道謝,卻感到周身一涼,她抬起頭來,似乎看到了笙歌臉上一閃而過的譏誚之意,她心中不知為何,又掠上了幾分不安。

陸昊天的部分就算過去了。

台下,接到了自家妹子傳的消息的李如霖便站了起來:“陛下,臣今日也準備了一個節目想要獻給陛下。”

笙歌挑了挑眉,笑了:“看來大家對於今年的中秋盛典都有所準備啊,準。”

“謝陛下。”李如霖站起身來,他出生將門,從小便勤於鍛煉,身材魁梧高壯,站起來宛如一隻黑熊一般。

這樣的漢子獻什麼藝?笙歌饒有興致地看著李如霖,見他躬身謝過之後,又繼續說道:“陛下,臣今日,但缺一琴師相和,清平王爺琴藝高超,可否請王爺來同臣共同演奏。”李如嫻器宇軒昂,中氣十足道。

這又是哪出戲?陸昊熙要跟明目張膽地跟陸昊天杠上不成?

不過早就知道清平王府的變故,笙歌此時倒也沒有太驚訝,而是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應允。

陸昊熙緩緩起身,隻見他身著一象牙白底素麵廣袖綢衫,身姿飄逸,顯得整個人異常風流倜儻。

此時,台下的大臣們紛紛瞠目結舌。

清平王精於君子六藝,這大家都是有所耳聞的,可是中秋盛典之時,往年太子和清平王是都不會主動獻藝的,太子不擅才藝,清平王更是不會主動出風頭。

今年這是怎麼回事?

文武百官們一個個丈二和尚,摸不清楚頭腦。不過很快便被李如霖和陸昊熙的吸引了注意力。

“不知李兄想要演奏何曲?”

“無曲。”李如霖昂然道,“臣才疏學淺,曲調不難,王爺琴藝極佳,便跟著臣的鼓來吧!”

群臣一片嘩然,本來以為陸昊熙也要露一手,隻是按這李如霖的意思,怎麼更像是要陸昊熙出醜呢?

聽鼓奏琴,對琴藝的要求是極其高的。奏琴之人不但要彈琴,還要分心去聽鼓,沒有曲子,便要跟著鼓聲的彈奏自由發揮,和當場譜曲也沒差了。

這分明是在為難陸昊熙啊!

難道是清平王和王妃近些日子來鬧脾氣?因此,身為王妃的大哥的李家大少爺才如此刁難清平王?

一時間,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瞄著李如嫻和陸昊熙,心中百轉千回,猜測頗多。

到了鼓前,李如霖咧嘴一笑,有力的臂膀便掄起了碩大的鼓槌,一聲厚重的鼓聲傳來,震人心魂。

陸昊熙坐到古琴前一甩衣袖,低垂著眉眼,看不出什麼情緒來,隻麵不改色地伸出雙手,輕輕地撥動了琴弦。

兩人僅是開場便劍拔弩張,極為有氣勢,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

李如霖開始擊鼓動作極慢,卻下下都凝重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