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夜深人靜,靜的可怕,似是一根針掉落在地都能引起一陣騷動。今晚的夜特別黑,沒有月亮,許是怕了這沉重的氣氛。已是夜半時分,放眼望去,那偌大的京城也是一片漆黑,隻有遠處還透來一絲絲微弱的淒涼,也正是那陣淒涼,卻一步步的書寫著一代帝王的滄桑。

“皇上,子時將過,還是先就寢歇息吧!今兒個,娘娘們依舊在各宮候著呢,要不翻個牌吧!”蘇培盛在雍正為親王時就已經隨其左右了。作為首領太監,卻不如其他太監一般,頭腦甚是聰明,察言觀色的能力也極強,懂事並貼心,再加上年數之久,深得雍正的信賴。每日陪伴雍正左右,除了給太後請安、上朝,便是在這養心殿中批閱奏章,蘇培盛十分心疼。

“皇上,如果您今兒個還是不翻牌子,那讓奴才如何向太後娘娘交代呀!”見蘇培盛開了口,張起麟也趕緊的搭個腔,有誰做太監還能比他做的更苦的。這每日端進端出的小綠牌都是各宮娘娘小主們的寄托,可這寄托每日都到不了皇上的手裏,也入不了皇上的眼。要是這事辦不成吧,張起麟除了要被太後責問,見到娘娘們也免不了被指工作不盡責,你說這苦差怎麼就落到了他張起麟的頭上了。“您都幾個月未進後宮了,娘娘們可都天天巴望著呢!皇上……”

“今兒個還是老規矩,朕要批閱奏折,你先下去吧,太後那邊朕自會去替你討個好的,退下吧!”整個對話過程,雍正絲毫沒有抬一下頭,昏暗的燈光下,看不清他的臉,隻從氣氛中感到嚴肅壓抑

“太後駕到!”養心殿門口的小太監隻是輕吼了一聲,但在這寂靜的夜晚確是打破了沉重的氣氛。

“參見太後……”太後烏雅氏在為康熙妃嬪時就因出身低微而甚少出門,主和善,不爭不顯不露,一心向佛,慈悲為懷,喜好不喜惡,自從雍正登基以來,太後深知兒子為了朝政之事滿心憂慮,也就再無從旁的事來讓他心煩了。可是,如若是今日深夜再不來,明日也許就不能生時親見兒孫滿堂了,縱使不為她自己,也得為整個皇家考慮考慮,一代帝王,怎能無人後繼香燈呢!姑,今日的太後也比以往多了份嚴肅。“你們都退下吧,哀家有些話想對皇帝說!”眾人走後,太後便在桌旁坐了下來。

“兒子給母後親安!”無論再怎麼忙於國事,這太後親臨,雍正還是不敢怠慢的。這不,趕緊的起身給自己的母行禮。這會可看清了雍正的臉。竟然如此英氣逼人,眉宇間透著嚴肅,卻掩蓋不了帥氣的臉龐。縱使一代帝王威嚴非凡,見到自己的母親已然恭恭敬敬。

“哼,你還知道我是你的母後嗎?母後說的話還有用嗎?皇帝,母後知道你國事忙,你看母後有在任何事情上來勞煩過你嗎?但是今日母後若再不來,你可就要犯下對不起列祖列宗的事兒了!”太後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心酸。

“母後何以出此重言,兒子曾幾何時做出了對不起列祖列宗的事。兒子隻是有許多國事需要處理,無暇顧及其他。”雍正子繼位以來,甚少進入後宮,除了國之大事,這家麼,自然就擱置一旁。

“你瞧瞧你父皇,在世時,膝下子孫滿堂,可你呢?別說孫了,你的後宮也是冷冷清清,總就那麼幾人,孩子呢,也就齊嬪生了一兒一女,這真是,成何體統,若傳了出去,簡直有損皇家顏麵吶!”太後也是怕了無人替兒子承繼香火。

“兒子福薄,未曾有父皇那般服氣,也或是兒子時候未到吧,讓母後日夜為兒子的家事操心,實在是兒子的罪過,既然母後今日也過來了,不如母後幫兒子出個主意吧!”其實雍正已是對太後的心思猜到半分,隻是索性不再閃避正麵解決問題。

“你是知道母後所想的。你登基也有些時日了,年紀輕輕,卻也從未充實過後宮,依舊是那幾個從王府跟著你過來的老人了,也是時候添添喜氣了,擇個吉日選些新人進宮吧!”太後總是拐著彎抹著角卻從未明說,今日也好挑明了說,索性也得了個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