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年,湯姆生在測量陰極射線的速度時首先觀察到了X射線,但他當時沒有專門研究這一現象,隻在論文中提了一筆,說看到了放電管幾英尺遠處的玻璃管上發出了熒光。
1880年,哥爾茨坦在研究陰極射線時,也注意到陰極射線管壁上發出的一種特殊的輻射,使得管內的熒光屏發光。但是他沒有想到要進一步追查根源,於是錯過了發現X射線的機會。
1887年,早於倫琴發現X射線8年,克色克斯也曾發現過類似現象。他把變黑的底片退還廠家,認為是底片本身有問題。
而在189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古茨彼德也有過同樣的遭遇,他甚至還拍攝到了物體的X光照片,但後來,他隨手把底片扔到了廢片堆裏。5年後,得知倫琴宣布發現X射線,古茨彼德才想起這件事,重新加以研究。
其實,在倫琴博士發現X射線以前,許多人都知道照相底片不要存放在陰極射線裝置旁邊,否則就有可能變黑。例如,英國牛津有一位物理學家叫史密斯,他發現保存在盒中的底片變黑了,而這個盒子就擱在克魯克斯型放電管附近,但他隻是提醒助手以後把底片放到別處保存,沒有認真追究原因……這些科學家雖然都觀察到了X射線,但他們在各自的科學路途中沒有繼續走下去,以至於和“X射線發現者”這個稱號失之交臂。
如果湯姆生當初多走幾步,X射線的發現或許可以提前近一個世紀!如果觸及這個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能夠思考得再深入一層,或許這項改變人類醫療曆史的發現就輪不到倫琴了。
其實,創新的機會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隻需做一個有心人,遇到問題多想一點,再深入一步,有時隻需在生活、工作中“多加一盎司”,結果可能就大不一樣。
怎樣才能使洗衣機洗後的衣服上不粘上小棉團之類的東西?這曾經是一個今科技人員大感棘手的難題。他們提出過一些有效的辦法,但大都比較複雜,需要增添不少設備。而增添設備就要既增加洗衣機的體積和使用的複雜程度,又要提高洗衣機的成本和價格,令人感到為解決這麼一個問題,未免得不償失。
可是家庭主婦卻總為這一問題大傷腦筋。日本有一位名叫笥紹喜美賀的家庭婦女也碰到了同樣的情況,能不能自己想個辦法解決呢?有一天,她突然想起幼年時在農村山岡上捕捉蜻蜒的情景,聯想到洗衣機,小網可以網住蜻蜓,那麼洗衣機中放一個小網不是也可以網住小棉團一類的雜物嗎?許多科技人員都認為這樣的想法太缺乏科學頭腦了,未免把科技上的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而笥紹喜美賀卻沒管這些,她用了三年時間不斷研究試驗,終於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一個小小的網兜構造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完全符合實用發明的一切條件,投入市場後大受歡迎。很快,世界上很多洗衣機廠商都采用了這一最簡單卻又最實用的發明。笥紹喜美賀發明的這種洗衣機小網兜,專利期限為15年,僅在日本她就獲得了高達1.5億日元的專利費。
世事總是這樣奇妙,往往與一項發明或發現已經離得很近,卻又失之交臂。其實,這隻能怨自己沒有“再深入一步”。“一盎司”雖少,但有無這一盎司卻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巨大。思考多加“一盎司”,激情多加“一盎司”,主動多加“一盎司”,創造多加“一盎司”,你就會發現你的收獲不隻是多加了“一盎司”。
從“盡職盡責\"到“盡善盡美”
美國總統麥金萊在得州的一所學校演講時,對學生們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盡最大努力把—件事情做得盡可能完美。”
美國作家威廉·埃拉裏·錢寧說:“勞動可以促進人們思考。一個人不管從事哪種職業,他都應該盡職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隻有這樣,追求完美的念頭才會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
曾經有一位推銷員看到這樣一句話:“隻有盡職盡責,才能夠盡善盡美。”開始,他有些懷疑,後來,為了驗證這一句話,他細細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態度,結果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可以與顧客成交的機會。後來,他分析原因,認為自己在工作中的確沒有做到盡職盡責。在工作之前準備不充足,沒有想好最佳的應付方法。於是,他製訂了嚴格的工作計劃,並付諸於工作實踐中。
幾個月後,他回顧了一下自己的工作,突然發現自己的工作業績已經增長了幾倍。數年後,他擁有了自己的公司,開始在更廣闊的天地裏施展自己的才華。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你真的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尋找到最簡捷有效的方法,從而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了嗎?
有些人認為“盡職盡責”就好,而有些人卻追求“盡善盡美”。也許你會問:“盡職盡責”與“盡善盡美”有什麼區別嗎?當然有。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像前麵所講的“100%”與“120%”的區別,盡善盡美需要在“盡職盡責”之中再加入你的創造力與熱情,加入你的信念與才能。
“盡善盡美”是一種心理上的追求,這種心理會體現在你的工作表現中,可以有效地改善你的工作狀況;“盡善盡美”更是一種工作態度,它的有無直接影響你的用心程度、創造力的發揮,以及最後得到的結果。
有一則故事,故事中的出租車司機是個平凡的人,做的是平凡的工作,但一顆追求“盡善盡美’’的心使他在工作中加入了許多創造性元素,同時也使他超越了平凡,走向了卓越。
在美國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車要到某個目的地。這位乘客上了車,發現這輛車不隻是外觀光鮮亮麗而已,司機先生服裝整齊,車內的布置亦十分典雅。車子一發動,司機很熱心地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宜,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
車上還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麵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上班族大吃一驚,他不禁望了一下這位司機,司機先生愉悅的表情就像車窗外和煦的陽光。不一會兒,司機先生對乘客說:“前麵路段可能會塞車,這個時候高速公路反而不會塞車,我們走高速公路好嗎?”
在乘客同意後,這位司機又體貼地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地開車,不打擾您了。”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出租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不禁問這位司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這位專業的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司機繼續說他那段覺醒的過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經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沒有意義。但在不經意間,他聽到廣播節目裏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事都會讓你覺得倒黴;相反,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就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麵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名片,說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您服務。”
結果,這位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他很少會空車在這個城市裏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訂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隻是創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從工作中得到了自尊。
無數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做不成的事,隻有做不成事的人。作為一個優秀員工,凡是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即使麵臨的困難再大,也一定要做得更好;凡是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我們即使遇到挫折,也要繼續拚搏直至取得成功;凡是別人還沒有想到的事,我們不僅應該想到,而且一定要敢為人先,迅速行動。總之,我們一定要用上所有的智慧和創意,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2%的改進成就100%的完美
如果你問普通員工與優秀員工有何區別?
我們會告訴你:普通員工滿足於“尚可”的狀態,而優秀員工會用盡一切辦法以求達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