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走進大自然(2 / 2)

太陽還沒有升起時,眼前是一片迷茫。那急迫想看日出的心情,更是抵擋不祝一陣晨風吹來,如同小姑娘的纖細小手,撫摸著每一個人的臉頰。就在這時,太陽出來了。

太陽出來的一刹那間,我看到無數相機拍下了這美麗而又激動人心的時刻。朦朧的霧已散去,新的一天又來到了,隻見太陽在灰色的雲海中慢慢升起,在雲海的上方鋪蓋著一層太陽釋放出來的橙色光芒,灰色的天空被照亮了大片。太陽一點一點向上升,越升越高。放眼望去,太陽是多麼的耀眼、多麼的明亮。周圍的天空也亮了起來,太陽完全出來了。

光芒四射,把萬物都喚醒了:小草睜開了它那朦朧的睡眼;大樹挺直了它的腰身,向迷茫的大陸望去;花抬起了它那美麗的臉龐,望著這美麗的一切,它看見:一切的一切,都睡醒了!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果然非同凡響。第二站如沁去了湖北三峽。眼前的場景讓如沁想到了在課堂上學到的課文——酈道元的《水經注》。

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從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高山連綿不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至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裏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裏飛流衝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異常淒涼,空蕩的山穀裏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感歎了大自然的美麗,如沁又去了雲南麗江。

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春城無處不飛花。在這裏,我盡情地享受到了大自然賜予我的一切,不管是茂密的森林還是聖潔的雪山;在這裏,我享受著各民族大團結的浪漫情懷。我看著傣家的象鼓舞,喝著白族的“三道茶”,體檢著哈尼族的奔放與熱情,讚歎著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回味著摩梭人的走婚之旅......

這一刻,我忘記了司徒逸,忘記了小寒,忘記了一切一切……盡情的沉醉在大自然的魅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