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塊錢就拍花千骨和盜墓(1 / 1)

行業觀察

無論你愛不愛看國產劇,但最近你一定有聽身邊的人說起過《花千骨》和《盜墓筆記》,而且多半是吐槽這兩部劇的話,其中最大的槽點就是“特效真的好差啊,絕對隻值五毛錢”。

不過也有網友從中發現了商機,“別再為股市裏虧的錢難過了,隻需從零錢中拿出一塊錢,然後五毛錢拍一部《花千骨》,另外五毛錢拍一部《盜墓筆記》,你就賺翻了呢!”簡直令人啼笑皆非。

而在日前,話題不斷的《花千骨》更是被網友曝出抄襲《指環王》、《霍比特人》等歐美大片特效的消息,對此不少人直呼:“為何明明就是照搬人家的元素,為何看上去就是沒人家高大上呢?”

《花千骨》:特效渣就算了,抄襲是怎麼回事

早在《花千骨》在湖南衛視開播時,就有網友對特效包子和糖寶吐槽不已,“劇組你是有多窮,連個包子都買不起,連個包子你都要後期加上去?”而一身翠綠的糖寶從水滴中破殼而出,兩條小觸角隨著講話搖擺時,不少網友表示:“以為切換到了動畫劇場,這簡單的特效確定不是5毛特效嗎?”

而在開播之初的上海點映會上,該劇演員張丹峰也曾自信地說:“我們絕對不是五毛錢特效,最起碼都是五塊錢特效,不管是仙魔還是人類,所有的特效都是反複修改後的作品。”

此外,該劇一直把好萊塢特效團隊傾力打造作為一大賣點,並在去年的北京國際影視展上提前公布其特效製作公司是曾主刀過《阿凡達》、《變形金剛3》等大片的PrimeFocus公司。

然而外來的和尚不一定會念經,盡管最終《花千骨》收視率不錯,但呈現出來的特效還是令觀眾大為吐槽。不過,更令人意外的是,日前還有不少網友扒出,劇中許多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畫麵都是照搬的好萊塢電影。比如劇中仙地長留的美景,就是由電影《霍比特人》中的山脈水平翻轉、局部放大而來。第一集中花千骨蹲在花樹下望著腳下山河的場景,又和電影《沉睡魔咒》相差無幾。有細心網友還將相似的場景截屏對比,精彩程度絕不亞於玩“大家來找茬”遊戲。

《盜墓筆記》:觀眾覺得特效差,連編劇都看不下去

比起《花千骨》,《盜墓筆記》的吐槽聲就更大了。在去年盜墓題材影視作品相繼開拍時,外界就有不少聲音就認為,成敗在於特效。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比如《盜墓筆記》最開始的先導集,開篇出現的鄉村畫麵和追車戰以及集裝箱組成的家,還有第一集看起來一點也不恐怖的屍鱉以及可能隻有86版《西遊記》才能媲美的複古特效,就讓整部劇看起來無比粗製濫造。

尤其是第一集騰空飛起的打火機、空曠平地裏突然爆炸的汽車,還有張起靈出現後滿屏幕飄著的假雪花,氣得網友直翻白眼。連編劇彭闐在看後都忍不住吐槽說,“那個爆炸的特效,是直接從圖畫版上貼上去的嗎?”

特效方麵的問題,另一位編劇白一驄也意識到了,他舉了個例子,“之前叫我去看了樣片,那會兒還沒加特效,看起來特別難看。我說這感覺太奇怪了,對方告訴我晚點特技會貼進來,所以前天晚上我專門等著上線看一看,結果我就震驚了,這做得也太假了。”

因為本來也當製片人,白一驄很清楚特效的成本價格是怎樣的。麵對“每集《盜墓筆記》花費500萬製作特效”的說法,白一驄隻能再次無奈地笑笑,“如果真的是花了500萬,那我敢說這錢花得肯定不值,大家說得沒錯,確實也隻配得上5毛錢的特技。”既然如此,那其他的499萬9999塊五毛花到哪裏去了呢?

特效這麼爛,隻因預算不夠

作為奇幻類的電視劇,特效絕對是影響一部劇成敗的重要元素。此前《花千骨》製片人唐麗君就曾透露,整部劇的特效耗時近半年,“簽約以後,我們每周都有三四封郵件往來,主要溝通的是東方式的仙俠劇是什麼樣的意境,東方的怪獸是長什麼樣的,經過三四個月的建模,再有一兩個月的製作,才完成了《花千骨》的特效。”但對比目前的特效成果,實在很讓人費解這幾個月的努力最終都花在了什麼地方。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特效做得不好實在不能怪工作人員,更多的問題在於預算不夠。比如即將公映的電影《捉妖記》在特效上就很受專業人士追捧,但比起電影,電視劇由於集數多、時間長,花錢做特效效果不明顯也不討巧。

許多電視劇在特效上的預算是能省就省,甚至到了不忍直視的地步,因此在支出上也是能省則省。此外,由於最近兩年“限古令”的原因,古裝劇播出的份額明顯呈現出數量減少、質量下降等多種不良反應。

因此,在考慮成本回收時,不少製作公司都不敢把大投資放在古裝劇上,這也是為何五毛錢特效層出不窮的一個原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