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俄帝國強盛時代之經營滿洲
我國自有清鴉片戰爭後,內憂外患,交逼而來。變亂相尋,國勢日替。素以立國最古,版圖最廣,人口最多,見稱於世之堂堂中國,至是遂為夷狄所輕視,而竊笑於其焉後。迨繼之以西曆一八五一年之《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一八五八年之《英法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一八六○年之《英法北京條約》,一八八五年之《中法天津條約》,一八九五年之《中日馬關條約》等,割地賠款,司空見慣。城下之盟屢訂,淩辱之苦備嚐。積弱情勢,完全暴露。門戶洞開,列強環噬。欺秦無人,有逾群犬爭肉;淩清逐帝,勝於奸賊逼宮。其中關係最切,饕餮最無厭者,厥為俄羅斯。
初俄國自一五五五年,皇帝伊萬第四,出兵略西伯利亞,漸次而東,於是地跨歐亞二洲,龐然坐大。厥後諸帝,亦皆好勤遠略,蠶食鄰封。但其本國附近,均與其他強國地域,犬牙相錯,無勢可伸,惟有遠東方麵,倘可進取。於是我國東北西北及正北諸麵國防,至斯遂多事矣。但初僅逡巡蠶食,尚未敢公然鯨吞。顧物必先腐,而後蟲生。機有可乘,方易染指。會中日甲午戰爭結束,俄以索還遼東半島,忝然居功。適值俄新帝尼古拉斯第二,舉行加冕禮。俄使喀希尼,因勸清政府,派李鴻章為頭等公使,前往道賀,清廷允之。李至俄京,一方受俄人之慫恿,一方思以夷製吏,以雪《馬關條約》之大恥辱,遂與俄方訂密約“二十一條”。其最重要者,若俄得敷設東三省鐵路權,得吉黑二省礦產開掘權,旅順、大連不得讓與他國之優先權,膠州灣之租借權等,所謂之《中俄密約》是也。俄遂於光緒二十二年,著手興修鐵路。適建築中於一九○○年,即光緒二十六年,我國拳匪亂起。俄又藉故進重兵哥薩克鐵騎,深入腹地。引狼入室,揖盜進門。內訌之害,可勝言哉。俄於是雄踞滿洲,視為己有。旋於一九○三年,即光緒二十九年,長四千二百七十裏,縱橫於滿洲境內之大丁字形東清鐵道,全部竣工。於是野心日熾,鯨吞日劇。惟是侵略須有根據地,攻戰尤賴大本營。俄人瞻衡左右,必須得有水陸兩便之地,方可進退自如。操縱得宜,其地維何。即今日三市六街,花花世界,名伍平津滬漢,地當國際要衝,所謂東方聖彼得堡之哈爾濱是也。
第二節三十年前之哈爾濱
哈爾濱於俄人築路前,距今約三十年,固一片荒涼野場也。至命名之來源,於漢義絕無講解,哈爾濱三字,原係滿洲之語,有謂為“曬漁網”之義,有謂為“打漁泡”之義,惜不佞不諳滿語,不敢率然決定,但敢證其確為滿語也。至濱江之名,則設治後之稱也。
初轄於阿城副都統,副都統者,清官名之一也。先是清朝對於東三省,以為王氣所鍾,向持閉關主義,不許漢民前往。沃野千裏,荒棄盡多。蓋不僅鬆花江畔之哈爾濱一隅為然也。因之東三省治法,亦別於內地。奉天因係陪都,設府尹等官職。外此有盛京將軍,專治軍事。吉林與黑龍江,則有將軍與副都統。光緒初年,以盛京將軍,行總督事。奉天府尹,行巡撫事。
迨日俄戰後始改行省,以昭一律,漸準許漢民前往。另設置東三省總督駐奉天,節製三省軍民諸政。是以北滿地廣人稀,有由然也。鬆花江畔,不過少許漁家,曆曆可數。雖淒涼況味,寂寞寒村,然漁罷歸來,得意洋洋,亦自有樂趣存焉。迨光緒二十二年,俄得鐵路建築權,即築橫貫吉黑之東清鐵道。又要求清廷,劃地若幹,以備建築總車站。時俄勢方張,清廷迫於威力,不敢不允,因劃地五百萬方尺,為俄租界。俄遂大興土木,建房舍,辟街市,並藉故擴張用地,侵吞無已,清政府亦惟聽之而已。時今道外區域,有傅姓小店,以供漁人之惠顧,因名傅家店。迨設治之後,當地行政官,因店字之意義窄狹,遂改為傅家甸,今沿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