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有一個夢想,紈絝裏麵我翹楚,看美男,品美食,遊天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萬般是由全不用操心,天塌了,有父皇和太子哥哥頂著”鎮國懿德大長公主李純熙悲憤的想,然而她現在隻能伏在案牘前,翻著一個個奏折,看著國家一件件糟心的事情,挖空心思想著怎麼處理這一大堆麻煩事,平衡複雜的朝臣及外交關係,以及怎樣盡可能的為百姓謀福祉,穩定國家的統治。作為天下最有權勢的女人,李純熙表示自己滿肚子的苦水。
曾幾何時,李純熙是最幸福的小公主,她是她父皇的嫡幼女,她還有一個年長自己十五歲,年少有為的嫡親太子哥哥,並且除此之外她父皇沒有其他孩子,並不是她父皇對她母後一往情深,廢除了後宮,純是因為皇室子嗣凋零,她父皇坐擁整個後宮無數佳麗,播撒了無數種子,但最終隻結出了幾個果,可惜其中還有中途夭折的,有幸平平安安長大的隻有她和她哥哥。她一出生就享受著萬般寵愛,可謂是不用邁一步,直接就站在人生巔峰的終點上了,按照她設想的人生軌跡,人生簡直不要太美好!可是也許是老天看不得有人那麼幸福,偏偏要讓人經受點風霜刀劍,先是她風華絕代、才華橫溢、有望成為一代明君的太子哥哥,得了不治之症,英年早逝,這給整個皇室和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差點引起激烈的朝堂動蕩,幸虧她父皇以雷霆手段鎮壓了下來,也幸虧她的太子哥哥還留下了一個遺腹子,更加幸運的是她嫂嫂十月懷胎,生下來了一個男孩,可喜可賀,因為整個帝國,又有了一個男性繼承人。可令人擔憂的是這個時代嬰兒夭折率很高,雖然大家都祝福小皇子長命百歲,可是心裏總是免不了擔憂啊!她父皇也不例外,看著可愛的皇孫,雖然心裏想把他再培養成帝國的優秀儲君,可是對於一個小豆丁,想再多,也枉然,何況飽經喪子之痛的皇帝,精神和身體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雖然不想承認壽命有限,但心裏卻不得不承認,自己可能等不到孫子健康長大了。皇帝看到自己聰明伶俐的小女兒,心頭一亮,女兒已經九歲了,好好培養,也可以承擔皇室的一份重擔啊,如果自己能看到孫子平平安安長大,女兒厲害點沒什麼,皇室實在無人啊,不知是皇家風水有問題還是因為別的什麼,整個皇室的下一代零零星星的,她宗室的遠方叔伯家的孩子就兩三個,她父皇這一脈已經是幾代單傳了,看來還是要單傳下去啊。萬一萬一有個不幸,女兒也能頂大用啊,傳承皇室血脈啊。
於是李純熙小公主的生活一去不複返了,她父皇開始拿儲君的規格來培養她,令人驚喜的是,她表現的異常聰慧,悟性非常好,不僅讀書上太傅布置的功課完成的極其出彩,就算習武上雖然遲了點,但也頗有天分,除了性別外,簡直就是一代明君的好苗子。她九歲就一直在禦書房裏聽她父皇和朝廷命官談論政事,十歲就開始參加大朝會,被放到朝堂上,看著百官議政論政。其實她心裏苦,她也不想學,也想像之前那樣優哉遊哉地活著,但是看著日漸白頭的父皇和繈褓中的侄子,內有朝堂暗流洶湧,外有邊關兵戈不斷,不努力不行啊。
她十六歲那年,不幸再次降臨,她父皇因日夜操勞朝政,身體受損過大,不幸逝世,留下遺詔傳皇位給她侄子,加封她為鎮國懿德大長公主,總領國家政事,輔佐她侄子,政事朝臣她都是熟悉的,又有她父皇的遺詔,雖然朝廷有點小動蕩,但最後被她用各種手段解決了,雖然見了點血,但成功接收政權。而後,老天像給她作對一樣,國家大大小小的事情艱難波折不斷,但總體來說,她還都可以應付自如,以一己之身扛起了國家的重擔,沒有讓百姓朝臣失望,也沒有讓其他國家的掌權者冒犯看似好像很弱的孤女幼兒組合。隻可惜,處在鎮國懿德大長公主的位置上,不能輕易親近了哪個家族,哪個人,她也無心操心個人的所謂終身大事,於是她成為了國家的高齡剩女,但權勢在手,也沒有人敢明麵上說什麼。眼看十二過去了,她侄子茁壯成長到了十二歲,整個人就像她太子哥哥的翻版,文韜武略,在他同齡人中間都是佼佼者。眼看侄子馬上就可以親政了,她也可以好好休息一番,順便過一下自己夢想中的生活了,萬萬想不到,她在深夜批閱奏折時,毫無征兆地,眼前一發黑,就人事不知了。等到第二天,有人發現她的異常時,她已經去見老天了。難道是因為長久地超負荷工作,終於使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嗎?。第二天,朝堂上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時,簡直要炸翻天了,不過所幸朝堂之上她已經架構了一個相互製衡的體係,她英明神武的侄子也旁聽朝政幾年了,整個局麵沒有因為她的死而造成多大動蕩,可以稍稍告慰她的在天之靈吧唉!可惜被人看做一代傳奇的鎮國懿德長公主的短短一生就落幕了,後來人無不扼腕歎息,當然也有很多陰謀論,腦補了皇室爭權奪利的各種秘辛,可是這統統和李純熙沒有關係了,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要讓李純熙來評價自己的一生,她可能會用悲催來形容,有權勢不能享受,眼看能享受的曙光了,結果去見閻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