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5年,乙未,羊年,九月九日。
景陽帶著香香,何亮帶著鍾小芸,郭江帶著李曉靜,來到了西安黃帝陵中的一處廣場之上,在人群中,他們找到了搭建在廣場中央的主席台。緊接著就有一個身穿漢服的禮儀姑娘走了過來,將景陽等人引到嘉賓席入座。此刻,黃帝陵廣場上人山人海,萬人空巷,水泄不通,但是,卻沒有喧鬧的嘈雜,整個黃帝陵廣場都很安靜。
在黃帝陵廣場上空,有兩條金黃色的龍正在戲珠,這兩條龍就是用“天意四象技術”合成的,它們就是華夏民族的圖騰。那顆閃閃發光的龍珠向空中投射了一個大屏幕,通過這個大屏幕,人們可以看到山川河流,可以看到名勝古跡,可以領略千古風情。
在億萬觀眾的注目下,黃帝陵廣場上的主席台上走出了一男一女兩個青年,他們身穿龍服,微笑著走到前麵來,說:“盛世華章,普天同慶,共祭華夏始祖黃帝。”
掌聲雷鳴……
“有請諸子百家協會會長楊宇清先生。”在人們的掌聲之中,諸子百家協會的會長楊宇清老先生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走上了主席台。楊宇清老先生已是92歲高齡了,他是當今有名的國學大師,一生致力於華夏文明複興與傳承。楊宇清老先生坐在了首位,以他的聲望與作為當之無愧。
“全體肅立,升國旗,奏國歌。”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佇立在黃帝陵廣場上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鮮紅的旗幟分外奪目。在會的人們都站立起來,口中唱著國歌,眼睛盯著國旗,久久注視著。
“禮畢,升龍圖騰,奏龍曲。”兩個男女主持人清脆的聲音響起。龍圖騰矗立在國旗一旁,徐徐升起,金色的龍圖騰在陽光的照耀之下,更顯得氣勢恢宏,金龍在旗幟中仿佛活過來一般,天空依稀可以聽到有龍吟之聲,這龍吟之聲不絕如縷,回蕩在每個人的心中,讓人激蕩起伏,讓人熱血沸騰。
“下麵有請楊宇清老先生宣讀祭文。”
熱浪般的掌聲一浪撲過一浪……
楊宇清老先生起身,離開座位,上前走了兩步,靠著主席台上的一個水晶桌型平台,挺立著身子,傲然臨立,聲如洪鍾:“‘惟公元二三一五年九月九日,歲在乙未,節屆重陽,三陽開泰,碧宇澄清,炎黃華胄以至誠至敬之心、鮮花雅樂之儀,祭告我始祖軒轅黃帝之陵曰:伏惟吾祖,肇啟祥光。垂衣裳而治天下,造舟車以啟八荒;奏黃鍾以驚鬼神,明曆數而惠萬蒼。允當人文始祖,領受萬世敬仰。足跡仍在,聖訓猶響;翠柏如昨,手澤綿長。撫今追昔,心事浩茫。偉矣吾祖!築宮室,奠定五千年之宏業浩蕩;壯哉吾祖!創文字,抒寫各苗裔雲錦天章。橋山曠遠,領五嶽以氣宇軒昂;沮水悠渺,襟四水而源遠流長。
偉矣軒轅,緯地經天。肇造華夏,瓜瓞綿延。緬我始祖,創業維難。開物興製,夙夜黽勉。武耀涿鹿,定鼎中原。文紀功德,三墳五典。諸侯鹹歸,河清海晏。澤被八荒,馭龍橋山。
壯哉神州,代有英賢。老莊道張,孔孟儒傳。秦成大統,名臻兩漢。唐元宋祖,武穆文山。泰定鐫碑,繼統承衍。洪武稽古,追本溯源。鄭和越洋,和合涉遠。清陳俎豆,禋祀盛典。
橋山巍巍,沮水湯湯。鼓樂齊鳴,沐浴馨香。萬眾肅立,虔祀吾祖,祈風調雨順,冀中華吉祥。
大禮告成,伏帷尚饗!’”
楊宇清老先生誦讀完祭文,然後舉著拳頭高呼:“自強不息!”
人們也跟著呼喊起來,揮舞著拳頭:“自強不息!”景陽、香香、何亮、郭江、李曉靜、鍾小芸六人也站立起來,手舉著拳頭,高呼著:“自強不息!”可見,楊宇清老先生的號召力何其大,就連主席也在台下跟著呼喊。自強不息四個字,是華夏始祖黃帝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這也是這次祭祖活動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