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來到炳靈石窟的時候,鍾嶽是懷著敬畏之心,慢慢進入半人高的石窟之中,他不知道為何要設計成這樣的形式,還是,僅僅是一個巧合,這石窟正好因為上麵石窟的坍圮,然後恰好有這麼條細縫可以通往畫壁。
從之前一次來看,這畫壁除了有些地方因為坍圮造成的損壞之外,由於隔絕了大部分的空氣,使得畫壁上的顏色保存得極好,加上本身畫工精湛,在墨韻地的感知下,呈現出耀眼的明白色,這是一般畫作所不常有的。
鍾嶽輕車熟路地逡巡而上,準備再探一次那個神奇的秘境,到底吳帶當風的筆意究竟是如何而成,窺見一斑之後,鍾嶽愈發得想要學習此等造化之筆,就必須再來一趟。
上一次由於吉旺在身邊,鍾嶽生怕被察覺出什麼異樣,就沒有施展神人九勢,這一回他獨自過來,就是想要重現畫聖遺跡。
雖然係統現在的能力無法收錄這壁畫,但是鍾嶽還可以用其他辦法,來推敲模擬吳道子這幅孤品。還是回到最初最質樸簡單的方法之中,那就是用模擬去逼近真相,隻不過當初鍾嶽模擬的道具是最簡單的筆,而如今,鍾嶽則是用神人九勢去模擬演化吳道子的畫技。
往往找不到頭緒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不能是最有效的,但一定比沒有辦法要有用。鍾嶽的意識附著在了墨韻之上,已經通過了那段狹長的縫隙,開始進入開闊地帶,墨韻地的演化之下,一切變得純粹起來。
這幅吳道子的傳世畫作,漸漸的,在鍾嶽眼中變成了簡單的線條構架,還是最原始的方法,去模擬演化它。
畫骨八法結合陰陽龍圖的構架,能夠反複修整鍾嶽操控墨韻時候的軌跡,雖然無法百分百的複製出來成為善本,但是鍾嶽這樣模擬演化,就相當於臨畫,而且比臨摹更好一層,乃是臨摹畫聖的筆意,這是其他畫家所無法做到的。
吳道子的不少畫技,也是遠師張僧繇,尤其是一些凹凸法、以書入畫等等,這些都是畫祖張僧繇開創的先河,所以鍾嶽也從臨摹之中找到了印證和結合。
十萬佛州,漫諸佛,盡在鍾嶽的墨韻之中,猶如變異的星辰,不斷演化,從一點普通的墨韻,逐漸演變成畫壁上的模樣。
“宿主塑佛三千任務達成。”
“宿主臨碑五百任務達成。”
“劇情任務完成度百分之百,獎勵:【張大千畫法係統】、【懷素狂草筆法係統】!恭喜宿主!”
久違的係統恭喜之中響起,鍾嶽眼前的壁畫臨摹墨韻統統彙聚起來,又化成了一本冊子。
“係統收錄《吳道子十萬佛州》上品摹本一卷,獎勵三萬成就點。”
雖然臨摹得來的畫技並非原汁原味的吳道子畫技之承,但是這世界上還真不可能存在兩副一模一樣的畫,哪怕鍾嶽以墨韻收錄的畫作,都和原畫有些許出入,但是鍾嶽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的是畫技上的感悟和精進,這些是普通人需要幾年乃是十幾年才有所頓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