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境界、高質量的音響控製力
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響控製力是最“絕”的,它奏出的聲音無論強弱都是帶有彈性的。一般來講,一個樂團對音響質量的控製能力,是衡量其演奏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維也納愛樂樂團在此方麵的能力是全世界最強的,它既能夠控製“纖細無聲”,亦能夠駕馭“雷霆萬鈞”,進退之間遊刃有餘。人們聽到的享譽世界的“維也納之聲”,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美妙、最壯麗的音響,它在控製上的高雅,是淩駕於任何粗暴之聲之上的至高境界。
彰顯個性的世界一流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給人們帶來了新鮮的啟示和至尊的享受。
最佳的貝多芬作品演釋
克裏斯蒂安·蒂勒曼是當代指揮大師,德奧指揮藝術的正宗繼承者。他指揮的作品體材廣泛,數量驚人,然而要說最拿手的當屬貝多芬的作品。此次他率維也納愛樂樂團訪華,三場音樂會均為貝多芬的作品,而由他指揮的兩場音樂會則包含了貝多芬最膾炙人口的四首交響曲。11月2日的第一、三交響曲,11月3日的第四、五交響曲,每一首都是精彩、精致、精湛的典範。
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的貝多芬交響曲不同於柏林愛樂樂團及世界其他樂團的演奏,它往往強調的是貝多芬作品中深刻的、濃鬱的思想性,而並非激烈的矛盾性和尖銳的鬥爭性,這一點與蒂勒曼的風格特點正相吻合。縱觀兩天演奏的四首交響曲,人們感覺最深的是貝多芬作品中深刻的人性化特征的揭示,如第一交響曲的生機勃勃,第三交響曲的英勇不屈,第四交響曲的浪漫抒情,第五交響曲的勇往直前,所有的一切均是在人性化的總體框架下得以實現的,這是一種高明的、獨特的、精確的演釋。
蒂勒曼的指揮真精彩,他把握作品“火候”的能力實在令人欽佩,四首交響曲的風格體現極為鮮明,作曲家不同時期的個性特點被他展示的清晰明了。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在他的指揮下,所有方麵都表現出了權威的、經典式的水平,聽來實在令人感慨。蒂勒曼的天才在當今世界上屈指可數,我認為他是一位正宗的德奧指揮大師,是最能夠繼承和延續德奧指揮藝術傳統的人選。
維也納愛樂樂團音樂會中惟一的遺憾是“貝五”的演奏,這部交響曲實在是太熟了,即使是維也納愛樂樂團這樣的世界名牌樂團演奏,也未免出現了“油”的味道。交響曲的前三個樂章演奏得棒極了,隻是第四樂章多少有些“溜”,對於這個背譜都能夠演奏的樂章,樂團在速度上顯得略微有些失控。不過接下來返場的《哀格蒙特》序曲,樂團的演奏重歸神勇,精彩的音樂令在場的所有聽眾忘情地狂呼起來。
鋼琴大師魯道夫·布赫賓德的演奏亦是此次訪華演出的極佳亮點,11月4日,他親自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為自己協奏,演奏了貝多芬的第二、一、五鋼琴協奏曲。布赫賓德對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的演奏使我大開眼界,盡管過去聽過他很多的唱片,但親臨現場時,還是被他那精美的藝術所震撼,我沒有想到,貝多芬這三首被聽眾都“爛熟在心”的協奏曲,竟然在他的手下煥發出如此燦爛的光輝,返場時演奏的約翰·施特勞斯的《蝙蝠變奏曲》更是色彩繽紛,技驚四座。聽完他的演奏,相信每一位聽眾的心中都確立了真正的大師準則,亦再一次加深了“正宗貝多芬風格”的強烈印象。
景作人: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提琴演奏家,音樂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