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教新政釋放人才更大紅利(1 / 1)

職教新政釋放人才更大紅利

卷首語

作者:沈琪芳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任務措施,包括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係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曆憑能力”的社會氛圍;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擴大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和調整、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麵的辦學自主權;建立學分積累和轉換製度,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等。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的這個“職教新政”,意義不同凡響,影響深遠,對於我們職教人來說真有“忽如一夜春風來”,萬紫千紅在眼前之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規模增長迅速,中職規模與普高規模相當,高職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還是不高,各地的中高考錄取,都把職業院校放在最後一個批次。中考進中職、高考進高職對不少考生來說是不得已的選擇。這是我國目前教育製度、就業製度造成的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曆憑能力”的表達,向社會傳遞了提高職業教育地位的明確信號。

落實好“職教新政”,關鍵在行動。如何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核心在於體現職業教育的現代性。這次會議確立了中國職業教育新一輪改革走向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確立了“加快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培養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的戰略目標。會議還明確提出了通過“三對接”、“雙證書”、“現代學徒製”、“打通中職、專、本科到研究生”等機製創新,為廣大年輕人打開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門,實現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學子夢、中國夢。為讓這一切成為現實建議:

一是要優化頂層設計,做好各項職業教育新政的改革方案,分類別、分項目建立改革試驗區。

二是要發揮省、市和地方政府的引導作用,促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政府應要聚焦教育製度和就業製度改革,著力創造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平等發展的環境和空間。政府職能應從“主導”向“引導、規範和督導”轉變,逐步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提供配套激勵機製,充分發揮企業作用,提升職業教育辦學的基礎能力。學校才能夠根據社會需要開設專業、課程,探索適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的地位和辦學質量才能得到提升,才能夠給受教育者提供多樣選擇和多元成才空間。

三是作為職業院校自身,要明確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具有深化改革的意識,結合辦學實際,因地製宜的開展改革試點。

我們堅信,“職教新政”指引下的職業教育定能“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人才紅利”。

作者簡曆:

沈琪芳: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代表、浙江省湖州市政協副主席、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