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猴的性情與社會組織(1 / 3)

各類猿猴,大都屬於社會性動物,過著群居的生活。中、高等進化的猿猴,其生活的社會化特征尤其明顯。它們也均是聚群而居,同時,每個群體的成員之間,不僅關係密切,而且相互間還存在著鮮明的等級地位差別。從它們的相互關係中,我們又可以看到猿猴的性情特點。

(一)血緣情深

中、高等進化的猿猴群體,都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構成。其家庭為母係組織,主要包括母性猿猴及其子女。它們之間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親情關係。而這種建立在血緣紐帶上的聯係,也是猿猴相互關係當中最為穩固的一種。

勇敢的英國姑娘珍妮?古道爾自1960年中學畢業以後,便隻身來到非洲的原始叢林,對野生的黑猩猩進行了長期而係統的考察,第一次揭開了黑猩猩的奧秘。在深入考察的過程中,她熟悉了自己所觀察的群體中的每一隻黑猩猩、它們的性情特征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並給每隻猩猩都取了名字。她的考察報告中有關黑猩猩家庭的部分,為我們揭示了黑猩猩的母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所存在的親密無間的關係和深厚感情。古道爾發現,黑猩猩的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充滿了無限的關心和愛護。小黑猩猩出世後的最初幾年中,正如人類的幼兒一樣,要完全依靠母親為生。它們或者是趴在母親的背上,或者是拉著母親胸前的毛,由母親帶著行動。在初生的五個月內,母親決不允許幼兒同其他動物有任何接觸,除非是它的兄弟姐妹。母親總是悉心地照料著幼兒,讓它與自己睡同一個窩,並一直吃奶到四歲多。每當出現任何危險的征兆,孩子便立刻爬到母親背上,由母親帶著迅速逃走。母親在對孩子百般嗬護的同時,也逐漸讓孩子學會了各種必需的生活本領,例如在地上行走、爬樹、尋找食物以及使用木棒等簡單的工具。而隨著小黑猩猩年齡的增長,母親對它的寵愛也會逐漸減退。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時,它非但不能再像小的時候那樣在母親身邊撒嬌和得到各種寬容,而且還會越來越受到母親的嚴厲對待,有時甚至會被狠揍一頓。

小猩猩的哥哥姐姐們,對於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也同樣會給予無比的愛撫。它們往往對剛剛出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它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經常陪伴著它,幫助它,並且同母親一樣的疼愛它。母親死後,如果遺留下尚不能獨立生活的嬰兒,通常長姐都會代替母親,撫養幼小的弟弟或妹妹長大。古道爾曾生動地描繪了一隻雌黑猩猩是怎樣疼愛她剛出生的小弟弟的:雌黑猩猩芙洛生了一個兒子,古道爾給它取名叫弗林特。芙洛的女兒菲菲對小弟弟非常喜歡,經常盯著它看,甚至忘記了吃東西和玩耍。它老是想摸摸弗林特,但總是被母親把手推開。有時菲菲便耍一點小滑頭,它假裝替母親理毛,借機漸漸靠近小弟弟,趁母親不注意,就急忙摸一下弟弟的小手。在弗林特長到幾個月之後,菲菲逐漸被母親允許同小弟弟接觸了,但必須是在母親的監視之下。一旦小家夥對姐姐的過分溺愛感到不自在時,便馬上會被母親奪回自己的懷中。而菲菲對弟弟的興趣始終不減,在它被允許可以抱著弗林特時,它總是很溫柔地對待它,陪它遊玩,有時還幫它整理身上的毛發。直到弗林特長到兩歲半,母親再也沒有力氣去管它時,菲菲還仍然長久地同它一起玩耍。而在芙洛死後,盡管弗林特已經八歲多,菲菲也依然深切地關懷著小弟弟,給它喂東西吃,老是等它一起行動。

古道爾還告訴我們,黑猩猩對於自己的母親,也都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當一隻雌黑猩猩由於年老而死去時,它的子女們通常都要傷心一陣子。這種因喪母造成的痛傷之情,在弗林特身上則表現得尤為突出和集中:在母親芙洛死後,弗林特驟然間變得毫無生氣,整天垂頭喪氣,吃得很少,也很少與別的猩猩來往。不久它便病倒了,並且始終沒有恢複健康,在芙洛死後的三個星期,它也隨母親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