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一次的機會(1 / 3)

公元794至1185年間,中國大6風起雲湧,局勢動蕩又複平靜,平靜而複動蕩,已經曆經唐朝,五代戰亂,宋朝三個時期,真是應了那句話,“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在中原大地繁華戰亂交迭之際,海對岸的日本群島,卻隻是剛剛結束一個時期,平安時代。

平安時代,是自公元794年桓武皇將都自奈良遷至平安京(今京都)開始,至1185年平氏被源氏打敗,源賴朝一攬大權建立鐮倉幕府為止。

平安時代是日本吸收融合中國隋唐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展本民族文化的時期。

自公元645年孝德皇仿照當時的中國隋唐典章律令封建製而來的大化改新起,日本就開始由奴隸製國家轉向了封建製國家。

佛學,儒學,醫藥學,建築學,農學,軍事學,各種經史子集,百家文著,由遣唐使帶回日本,為日本文化的展奠定了基礎。而唐朝的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也流入日本,由此融入日本民族文化之中。

平安時代在吸收了隋唐先進文化之後,逐漸展,形成了公卿貴族文化的盛世。狩衣烏帽,寬幅長袖,塗黑齒,奏能樂,和歌,俳句,女官和皇室之間浪漫的愛情,構成了全社會絢麗唯美的主色調。

從表麵看,櫻花漫飛舞,長廊蜿蜒百轉,飛渡橋朱紅波碧,延曆寺莊嚴肅穆。熏染了淡淡梅香的十二單衣,伴著悠揚動人的和琴聲,烏黑如墨的七尺青絲,映襯著胭脂暈成的櫻唇,一切都華麗宛若夢幻,猶如古畫舊卷一般精致動人。

然而光鮮的外表,掩飾不了內中的糜爛不堪。

貴族階級好逸惡勞,奢靡成風,中央集權隻持續了幾十年,就開始走向僵化。到了九世紀左右,律令製逐漸衰弱,而中央政府卻熱衷於擴大勢力,在官僚體製下,地方政府越來越難於管理。

於是這一體製被加以修改,貴族和一些有勢力的寺院主持擁有大片土地(即土地莊園製)。耕種皇土地的農民不堪重負,紛紛逃離皇家領地,而領主們開始在各地糾集政治,軍事力量。

地方狀況被朝廷忽略,一時間盜匪猖獗,而官吏們忙於收斂財物,無暇安邦定國,大領主們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展軍事力量,最終導致一場大戰,結束了長達4年的平安盛世。

源平合戰之後,源賴朝建立了鐮倉幕府,標誌著武士階級的崛起。

但盛極而衰,不到15年,醍醐皇趁各階層對鐮倉不滿,幕府衰落時,倒幕成功,日本又陷入內亂。

源氏後人足利氏乘機建立了室町幕府,與醍醐皇南北對立,日本進入了長達5年左右的南北朝時期,到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時才結束分裂,政權走向穩定。

然而7多年之後,室町幕府因為繼承人問題,又一次展開大戰,進而開始了日本曆史上有名的應仁之亂……

……

“起來了!賤民,起來幹活了!”

“還睡!想……”

“再睡下去別想領飯團了!”

“別打了!別打了!已經起……”

“我已經起來了!我起來了!”

“******給我聲音點,吵到頭領有你苦頭吃……”

“都別廢話了!你!起來了就去幹活!快去!”

……

各種各樣的喝罵,求饒,嘈雜的腳步,依稀還有踢打的聲音,就像是在……就在這裏!

承離迷迷糊糊的,剛想到這裏,猶如被涼水當頭澆下,立馬清醒了,隻一眼,卻當場呆住了,這裏是哪?

破舊,肮髒,充斥著一股黴和腐爛的沉悶異味,幾縷陽光中映透著浮動的塵埃。

房子的簡陋簡直聞所未聞,牆壁都是泥土混合著稻草樹枝堆成的,房頂更隻是歪歪曲曲的橫著豎著的一些枝椏,上麵蓋上一層枯草而已,陽光正從這些草縫中偷偷摸進來。

房間很,呈半徑不到兩米的不規則圓形。角落裏稀稀落落的擺著一些瓦罐,上邊掛著一件蓑衣,還耷拉著一頂鬥笠,有些破了,開了幾個洞。

承離伸出手掌,仔細的看著,不是自己的手,慢慢握緊,感受著掌心的力量,這不是夢。

潮的異樣氣味充斥著承離的整個鼻腔,還有著一股淡淡的酸味,仔細一找,卻是身上蓋著的一層枯草出來的。

承離知道,這就是被子了,隻是那枯草怎麼看都和房頂堆的一模一樣,承離摸了一下,草尖紮在手上,癢癢的。

推開這堆枯草,現身上穿著一身粗劣的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