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髡隱語勸威王

淳於髡是春秋戰國時人,他身材不高,為人滑稽,能言善辯,非常風趣,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各諸侯國,從來沒有受到冷落或屈辱。

齊威王在位的時候,喜好講隱語,又喜歡徹夜飲酒作樂,沉湎於淫樂酒色,不治理政事,把國家大事委托給大臣們處理。朝中百官荒淫無度,政治腐敗,諸侯各國都來侵略,國家日益衰亡。

一些愛國的大臣看到這種情況,都非常擔心,但又害怕齊威王,不敢進諫。淳於髡便想了一個用隱語勸諫的計策,準備找機會去勸告齊威王。

一天,淳於髡晉見齊威王,說道:“大王,在我們齊國有一隻大鳥,停歇在君王的庭院之中有三年了,可是這隻大鳥從來都不飛,也不叫。請問大王,您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齊威王知道他是在借鳥來諷喻自己,就笑著說:“你不知道吧?這隻大鳥不飛則已,一飛就會衝上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會驚人。”

淳於髡聽罷,心中暗喜。

不久,齊威王果然振作起精神,認真地治理起國家了。

他召見了齊國的七十二個縣長,考察他們的政績,獎賞了一個,殺掉了一個。他還派兵征討膽敢進犯之敵,各諸侯國十分驚恐,紛紛把他們侵占的齊國土地又歸還給了齊國。

自此,齊國強大起來,稱霸了三十六年。

淳於髡論酒諫齊王

淳於髡非常聰明。有一次,楚國派兵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他去趙國求救。由於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說服了趙王派兵援救。楚國得知這個消息後,馬上就撤回了自己的軍隊。

齊威王非常高興,就在後宮設宴招待淳於髡,賜他飲酒。

席間,齊威王問:“你喝多少酒才會醉呢?”

淳於髡知道齊威王有通宵飲酒的毛病,就乘機回答說:

“我喝一鬥酒也會醉,喝一石酒也會醉。”

齊威王感到很奇怪,就問:“既然你喝一鬥酒就醉了,怎麼還能喝一石呢?你能把其中的道理說給我聽聽嗎?”

淳於髡說:“大王賞我酒喝的時候,執法官站在旁邊,禦史站在後麵,我心驚膽戰,低頭伏地喝酒,喝不過一鬥酒就醉了。倘若是老朋友很久不見麵,突然相遇,高高興興地追述往事,大概喝上五六鬥就醉了。但如果是鄉裏聚會,男女雜坐,不緊不慢,互相敬酒,又玩六博、賽投壺,滿心歡喜,無所顧忌,大約喝上八九鬥酒也隻有兩三分的醉意。太陽落山了,酒也喝完了,男女促膝而坐,女人的香氣隨風飄來,這個時候,我最快樂,能喝下一石酒。不過,這時就要出亂子了!所以說,在不同的情況下,人的酒量是不會一樣的。喝酒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喝到極點,就會醉得亂了禮節;人快樂到了極點,就會發生令人悲傷的事情。所以,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啊!”

齊威王稱讚說:“說得好呀!”從此,他就不再通宵夜飲,還命淳於髡來主管接待各諸侯國賓客的事務。齊威王舉行酒宴,淳於髡也常常在場作陪。

淳於髡送鵝

齊威王派淳於髡到楚國去進獻天鵝。淳於髡出了城門,剛走在路上天鵝就飛了,他隻好提著空籠子,編造了一篇謊話,去見楚王。

淳於髡對楚王說:“齊王派我來進獻天鵝,過河時,我不忍心看著天鵝幹渴,就把它放出來飲水,結果,天鵝離開我飛走了。我本想用刀剖腹或上吊自殺謝罪,可又擔心別人議論您,說您因為丟了一隻天鵝而讓別國的使臣自殺。我不願使大王的名聲受損,所以沒有這樣做。天鵝是長著羽毛的禽類,可以找到相似的。我想買一隻來代替,可又一想,這樣做不是欺騙君王嗎?既然這兩個辦法都行不通,我就想逃到別的國家去,又擔心這樣做會使我們兩國的君主之間的友好往來半途而廢。所以,我前來磕頭認罪,請大王處置。”

聽了淳於髡的一番話,楚王十分感慨,說:“齊王的手下竟會有這樣講究誠信的人,真的很不錯呀!”他不但沒有責罰淳於髡,還重重地賞賜了他,賞賜的財物比進獻天鵝的還多一倍。

淳於髡無語梁惠王

淳於髡博聞強記,可學術上沒有哪門精通。他有著對國君的諷諫和勸說的才能,善於察言觀色,領會國君的意旨。

有一次,有一位賓客向梁惠王推薦淳於髡,並帶他去謁見梁惠王,竭力稱道淳於髡的才能,惠王就把身邊的人支開,單獨接見他。可是,淳於髡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

梁惠王就責備那位賓客說:“你稱讚淳於髡,說管仲、晏嬰都比不上他,可是他見到我以後,我卻沒有從他那裏得到一點兒教益。難道是我不配跟他談話嗎?”

賓客就問淳於髡是什麼原因,淳於髡說:“我的確沒有說什麼。我第一次見到大王的時候,他心裏正在想著駕車打獵的事;第二次見到大王,他心裏正在想著音樂和娛樂。所以,我才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