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儀的長陵屍棺在半個時辰後停在了昭王府的大院內,殿堂之中靈堂早已設好,王府中人皆是縞素喪白一片哀寂,和睦滿麵淚痕,她領著護院侍女幾十口人跪下,哭泣之聲頃刻間響徹整座昭王府。
跟著站在靈堂內的宮中來的白事嬤嬤卻跪下給和睦磕了一個頭。
”王妃娘娘,皇上有旨秘不發喪,能讓皇宮上下為王爺守喪半日已是格外開恩了,有聖旨說隻能您哭一哭,其餘下人不可見哭聲,以免讓百姓聽見了,傳了出去,讓齊國陷於危險之中。“
和睦抹了一把眼淚,轉頭看了一眼那身穿黃色席袍褐色長衫的嬤嬤,不禁失笑。
”嬤嬤身上穿的,這顏色真是喜慶啊,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昭王府要辦什麼喜事呢。“
那嬤嬤臉色不禁一僵,尷尬為難道,”王妃娘娘恕罪,奴婢也知道昭王是難得的好王爺,可皇上有旨,過了晌午一律換回原來的衣裳,連白色也不許見,奴婢就是有心為王爺守喪穿孝,卻也實在不敢啊。“
”皇上是天下萬民的好皇上,說了晌午一過便要撤喪,果真是多一分也不給。“
和睦說罷淒楚莞爾一笑,”我燕國雖然不及齊國兵力,卻也並非怯弱,我燕國子民絕不會眼睜睜看著王爺如此不明不白的死了,而我身為燕國郡主,你們以為齊國秘不發喪便可瞞過天下人了麼?我燕國定也不會善罷甘休!“
”王妃娘娘何苦如此?“
話音剛落自門外走進一個男子,正是奉了璞賢聖旨而來的蔣衡,他站在靈堂對麵,居高臨下的俯視著和睦。
”皇上龍恩浩蕩,封昭王為安國親王,側王妃為王妃,可是極大的恩德了,王妃娘娘理應感激皇上苦心,這若是換了別人,可沒有昭王的這一番待遇了。舉宮守喪是什麼人能有的待遇啊?王妃也應該清楚啊,非是天子皇後,旁人是不行的。“
和睦抬起頭,冷冷道,”你算什麼東西?不過狗腿子而已,竟敢在王府大呼小叫,你隻怕還沒長這張嘴!我乃堂堂昭王王妃,你不知應向我叩首行禮麼?“
蔣衡一愣,臉上青紅交加,他跪下磕頭,喚了句,”給王妃娘娘請安。“
和睦白他一眼,隻當沒有看見,沒有她的話蔣衡也不敢起身,隻得壓著這一口氣往旁邊挪了挪,仍舊跪著。
”王妃娘娘……“
果兒俯身在和睦耳畔道,”奴婢知道您心裏不痛快,可再怎麼樣,麵子上的事還是要顧忌兩分,畢竟咱們如今是在齊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齊王有旨,您要接旨謝恩啊。“
和睦似是沒有聽見,她的眼睛隻望著璞儀的屍棺,白燭燈火搖晃,正是碎了離人心。
”王爺,你若泉下有知,你若亡魂未散,你睜開眼看看吧,這便是你活了二十四年的皇宮,你為了它嘔心瀝血,可你又得到了什麼?你人已去,卻連哭聲也不能聽清!“
和睦哭喊著撲倒在屍棺之上,她隻隔著厚重的木淳便能感覺到璞儀不甘的痛楚,她早知此去凶多吉少,卻不成想結局竟然這樣淒慘,此去塞北大漠,三百裏杳無煙跡,遙遙沙塵黃土漫天,刀光劍影模糊了他的身姿,帝都絕情葬送了他的一生。
璞儀,你說,讓我安心在王府等你回來,你會萬千珍重自己,西征告捷,立刻回來與我團聚。
你應了我,殺退胡人,與我歸隱山林,我們耕田織布,居在依山傍水的鄉間,沒有皇家爭鬥,沒有人世浮華,隻有一郎一妾,一屋一馬。
我等了你十七日,我以為你跨於馬上,如九年前那,可你找不到了回王府的路。
我無法想象,萬箭穿心的你,死前的血痛與掙紮。
我隻要想一想,便撕心裂肺。
璞儀,你在黃泉路上,可會寂寞無依?我隻想知曉,若是讓你生而歸來,你可會愛上我?你可會還我一個,與你纏綿紅燭床笫的新婚夜?
三日後,璞儀屍棺於齊國安國親王陵下葬,為掩口實,璞賢下旨陪葬按照辦君王儀製禮待。鑄碑:安國親王璞儀,平定葛爾丹,定西北,將士歸心,天下所敬,於晉元年332年三月十八日葬,年二十四歲。
當晚,和睦郡主於昭王府靈堂自盡,以王妃之禮葬入王妃陵墓,神位與璞儀合葬,諡號安國王妃,卒年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