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魏國宮紅顏新歌{2}(1 / 2)

殿選在持續四個時辰後,終於在黃昏時分結束了。七十八名貢女中有兩名得以當選儲妃,一位是三品侍郎阿穆中之義女阿西苓,一位是五品典儀林必魁之女林紫衣。

阿西苓因她的眼光敏銳進退得宜深得鄭鸞兒得賞識,而林紫衣卻以乖巧清爽頗得孟含樂得青睞。

太過聰慧心機得女子一旦有寵幸加身得一日難保不會心高氣傲,而乖巧膽小的女子卻無論何時何地如何處境也能容易駕馭,這便是孟含樂與鄭鸞兒得不同。

儲妃選定後由孟含樂在玉牒蓋了鳳印送到元晗手中,元晗看了後以朱批欽定位分品級,便是次日得新妃向中宮王後覲見受封,再向各宮妃嬪請安。

殿選次日一早,天還未曾大亮,隻是微微有些日光,兩隊喜轎便自皇園中得鳳儀堂一路停在了孟含樂得宮殿之外。

侍女攙扶著阿西苓與林紫衣自轎輦之上緩緩走下,因是在園子中而非皇宮,故而一切儀製規格從簡,既沒有了鞭炮送喜,也免去了歌舞樂隊,隻是各自配了十二人得儀仗,一身鳳冠霞帔,紅裙紅鞋,倒也喜慶威儀。

孟含樂坐在大殿正中,後袍著身,後冠盡戴,母儀天下之姿映入眼簾,其左居夫人鄭鸞兒,容女何師師,其右居美人陳惜容和美人慕央。

阿西苓與林紫衣從殿外沿灑滿桂花得紅毯進入殿內,桂花意欲為新妃添添貴氣,也祝新妃花容永存之意。

二人跪於毯上,經喜婆摘下紅紗,一同叩首高呼。

“臣妾參見王後娘娘,鄭夫人。”

是為一叩首。

“臣妾參見陳美人,慕美人。”

是為二叩首。

“見過何容女,萬安。”

是為三叩首。

為著何師師已為後妃品級中得最末一品,故而身份平等,不必以“參見”為請安詞,可宮中規矩甚是重視先後順序,同為容女也有先尊後卑之理,因此隻道“見過”便是行禮了。

孟含樂一點頭,抬手喚了聲“平身”,二人謝恩,這才由侍女攙扶著站了起來。

司禮府得公公攤開聖旨,高聲吟念。

“三品侍郎阿穆中之義女儲妃阿西苓,柔嘉秀中,持貴表麗,可選入後宮侍奉,欽封四品莊人,賜居苓香閣。五品典儀林必魁之女林紫衣,端惠溫良,友順敦肅,可選入後宮侍奉,欽封四品容女,賜居紫暉堂。欽此。”

二人又是下跪叩首謝恩,孟含樂吩咐古兒將玉如意賜給新妃,又吩咐喜婆將二人攙起,灑下黃色得牡丹花瓣,是為豔照帝都得寓意,這才幽幽開口。

“林容女與苓莊人自今日起便是皇妃了,身份尊貴不言而喻,尤其要謹記宮中規矩,除了何容女與你們平級,其餘妃嬪皆是長尊,行禮問安亦是尋常,不可出言犯上,要時刻謹記妃子本分,不可逾越放肆。”

鄭鸞兒斜目睥睨了一眼林紫衣,語氣不平道,“王後不問問魏王可是將二人得品級位分弄混了麼?苓莊人是三品侍郎之女,才品出眾,容貌美豔,哪一點皆勝過林容女幾分,為何隻及莊人之位?莊人與容女同為四品,卻是略有高低,容女先於莊人,自然更加尊貴一些,豈非委屈了苓莊人?”

孟含樂低眉吟吟淺笑,指了指鄭鸞兒麵前得茶盞。

“鄭夫人還是先飲杯茶降降火氣吧,你替苓莊人鳴不平,卻找錯了人,本宮代為宣旨,又非本宮一人欽定,況且這品級是魏王根據玉牒之上各種情勢綜合考量,方才得出得品級,鄭夫人隻道苓莊人是三品侍郎之女,卻忽略了“義女”與本家出生“親女”之間得差異,且苓莊人之前為歌女,自然為貧寒百姓,本與林容女出身官宦之家就有不同,魏王大抵出此原由。”

“魏王隻看玉牒,沒見過真人姿容,亦是連幅畫像也沒有,豈能斷定哪一個更得聖心?況且王後若說與自己無關,殿選之日唯有你我、司禮公公及貼身侍婢在殿內,必是有人於魏王身前將二位儲妃一一詳述一番,隻怕王後更對林容女青眼有加,故而難免言過其實吧?”

“鄭夫人這話便是不信任本宮了麼?魏王何等英明睿智之人,豈會隻聽片麵之詞而違背自己得心思?鄭夫人伺候魏王多年,更是聖寵優渥,卻連魏王為人也不清楚麼?魏王心中若有決斷,豈是本宮一介女流之輩能挽回的?”

鄭鸞兒輕蔑一笑,語氣之間皆是不敬之意味。

“王後何許人也,前朝後宮皇宮內院豈有未曾耳聞之人?您一向最擅長出謀劃策,更有力挽狂瀾之氣魄,臣妾不才,學不來王後得左右逢源八麵玲瓏。”

說罷又瞧了一眼林紫衣,眼神之中盡是不屑。